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星社的一次雅集
來源:新民晚報 | 祝淳翔  2025年01月08日08:50

說起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文人聚會,首推王羲之參與的蘭亭雅集,《蘭亭集序》中開頭幾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至今膾炙人口,耳熟能詳。到了晚清民國時期,文人們追摹古人的雅興尚在,亦紛紛結(jié)社聚宴,又拜引自西方的攝影術(shù)之助,除了文字記載,還留有遠邁前人的精彩印跡,即影像資料。

這里想說說發(fā)生在1936年夏天的一次星社雅集,理由很簡單,那次雅集留下一張多人合影,有些人的形象,不光第一次見,日后亦很難再次見到。因此十分難得。

在何文斌編、鄭逸梅著《吳門花絮》里《星社文獻(節(jié)選)》中,收有一篇《雅集照片》,談及鄭氏印象中多張星社合影時稱:“自從星友紛紛來申,星社雅集在上海第一次舉行,商借的地點是威海衛(wèi)路的某俱樂部。這時朱其石、施濟群、陸澹盦、謝閑鷗、丁慕琴、黃白虹、郭蘭馨都來加入,拍了一張新舊社友雅集的照片,鄙人尚把這幀張掛在紙帳銅瓶室中?!?/p>

時至今日,這張合影可以在哪里見到呢?如是正式出版物,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書中收錄過。此書最初為1990年8月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版,書中介紹那合影,為“三十年代中期攝于上海威海衛(wèi)路某俱樂部”,語焉不詳,估計襲用了鄭氏的記述。

近從《金鋼鉆》《小日報》等城市小報,查獲多篇文章,可以大體還原那次雅集的情形。

1936年6月9日《小日報》刊有尤半狂“毅盦談話”專欄文章《記星社初夏雅集》,先是介紹星社概況,“沒有什么形式什么組織”,只不過在一年之間,老老少少敘餐幾次,笑談吃喝,不拘形跡。繼而反駁許多人誤會星社僅以蘇州文友為限,說其實“近來因為同社在申者多,新加入者更多不是蘇州同鄉(xiāng)”,如丁悚、陸澹盦、施濟群、錢詩嵐、朱其石、許月旦、許息盦、謝閑鷗、黃白虹、周雞晨(即《新聞報》副刊編輯周冀成),遂于“前天舉行初夏雅集,假座江芷老處”,由范煙橋、趙眠云召集,出席者名單若干,合計為二十二位社友,有“特為自蘇趕到之中國大偵探程小青”,故熱鬧非凡,堪稱“群英會”。而本次雅集美中不足的是,多位社友當天來不了,如兩位許公、顧誠安(顧醉萸)、錢釋云因事未到;嚴獨鶴為記者會主席,分身乏術(shù);錢詩嵐因夫人抱恙,趕回鄉(xiāng)照顧,臨時缺席;陶冷月赴蘇州展覽會,也沒法蒞臨。

同日《金鋼鉆》報,刊出貓庵(黃轉(zhuǎn)陶)《星社夏集記》,稱“吳門星社,自范煙橋就事明星公司以后,頓呈活躍之氣”,首次雅集,是在漕河涇冠生園農(nóng)場。這一措辭與鄭逸梅的回憶略有差異。轉(zhuǎn)至夏初,又舉行雅集,“地址由貓庵借威海衛(wèi)路老芝寄廬”,其他記述,如“程小青自吳門趕來,興致亦自不淺”,出席者“濟濟得二十一星”,與尤半狂所述大體一致,只是少了周雞晨?!安秃?,攝影而散”,合影名單里也沒有他。也許是尤半狂多記了一位,抑或是周雞晨中途離場,未參與合影。

這張合影1936年6月22日首刊于《小日報》,標題為“星社夏初雅集在芝廬留影(新藝攝)”。新藝,應是位于新閘路北泥城橋附近的一家照相館,在當時以“藝術(shù)甚高、取價殊廉”著稱。至于尤黃筆下的江芷老、老芝是誰呢?乃是名票江夢花(本名子誠,號紫宸、紫塵),此人為滬上名會計師江萬平、名律師江一平之父,也是女畫家江南蘋叔父。鄭逸梅《藝林人物瑣記·江南蘋畫從陳師曾》云:“星社有一次在滬市威海衛(wèi)路舉行雅集,并攝集體照,這個地點,即子誠所設的票房?!苯?jīng)查1935年12月20日《社會日報》,亦曾報道“威海衛(wèi)路芝社,內(nèi)設票房”,聘有教師若干,“皆一時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