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科學與人文并重 ——評“影響中國的古代科學巨匠”叢書
來源:光明日報 | 王昉  2025年01月09日17:43

“影響中國的古代科學巨匠”叢書

葛冰 著

作家出版社

兒童文學作家葛冰新作“影響中國的古代科學巨匠”叢書最近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叢書包括《鑄劍師傳奇》《藥童小草》《紫禁城角樓的秘密》《綴術與欹器》和《傻子金疑案》五種,主要人物是留名青史的中國古代科學家們。

要深入淺出地呈現(xiàn)這些歷史人物和科學成果,需有巧思。故事中的文化奧義、知識譜系、精神旨歸、歷史鏡像,在作者的敘事中逐層展開。

具體來看,每個科學家的故事都是一部爐火純青的小小說。寫李冰與都江堰時,作品以介紹“水鬼”開頭,在尋找“水鬼”的過程中將李冰不顧天險、堅持獲取數(shù)據(jù)的精神側面寫出來。在“水鬼”疑團逐漸解開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面貌徐徐呈現(xiàn)開來。在漩渦翻卷、飛沙走石的巨浪中,“水鬼”最終以生命守護了李冰父子的安危。作者無一字寫人文精神,卻句句盡顯天地人心。在科學進步的歷程中,平凡生命的蠟炬成灰,成就了偉業(yè)。

作者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力透紙背。《紫禁城角樓的秘密》中學徒譚馬因為想偷看師傅的機械秘密,竟忘記了如廁。公公精明老辣,但對“同病相憐”者持寬容態(tài)度。深陷絕境中時,師傅卻依然惦念著機械構造,“執(zhí)念頗深”。三個鮮明人物在險象環(huán)生的情節(jié)中交相呼應,呈現(xiàn)的是匠人魯班的身影。

作品不僅敘寫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更將人物和故事置于歷史潮流中,折射出時代的面貌?!端D百戲》中科學家馬鈞和文學家傅玄一心想研發(fā)武器鞏固國防,不想貴族卻沉迷于奇技淫巧,罔顧社稷。作者呈現(xiàn)了歷史的真實,揭示出科學技術難以在傳統(tǒng)社會中得到發(fā)展的癥結,引人深思。

作品的知識譜系則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作者對眾多古代科學家的塑造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在一個故事中埋下另一個故事的線索,如《紫禁城角樓的秘密》中有對“水轉百戲”的交代,《水轉百戲》中又有對魯班的呼應。一個故事接續(xù)另一個故事,建構出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脈絡。

作品在藝術層面匠心獨運,善用白描手法,也擅長心理描寫。例如文中寫道,“一縷陽光照射下來,把紫禁城角樓的影子映在護城河河面上,和柳樹的影子連在一起”,這是典型的中國畫意象,意蘊綿綿。編織于敘事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是讓作品彰顯了深厚的底蘊。例如,故事中講到人物所讀的書,譚馬“不光要學技術,還要讀很多書,比如讀《周禮·考工記》,了解西周時期的王城……讀《洛陽伽藍記》,了解北魏京師洛陽的佛寺建筑狀況,私家園林與舍宅為寺的風氣。讀《營造法式》……還要讀《天工開物》《園冶》《魯班經(jīng)》等”。作品中所列經(jīng)典比比皆是,更有眾多歷史、建筑、機械、水利知識穿插其間,蔚為大觀。

“影響中國的古代科學巨匠”叢書不僅是一部科學人物系列故事,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探源理脈。作品莊重典雅的文風、生動入微的細節(jié)、隱秘糾纏的心理,都在作者的描摹中渾然天成。由此觀之,這套叢書是科學的啟蒙,也是人文的著述。

(作者:王昉,系作家出版社副編審、《中國校園文學》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