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三全本”叢書暢銷奧秘是什么?
“三全本”,是中華書局“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的簡稱。從2010推出第一種“三全本”——《黃帝內經》開始,15年過去,截至目前,“三全本”已推出150種,總字數(shù)超過1億,總發(fā)貨碼洋超10億。
2025年1月10日,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中華書局舉辦了“三全本”出版150種發(fā)布會,第149種《曾子·子思子·孔叢子》和第150種《東坡志林》與讀者見面。
中華書局總編輯尹濤、副總編輯張繼海以對談形式,和讀者分享“三全本”系列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中華書局“三全本”已出版150種圖書
應需而生,在傳統(tǒng)經典與當代生活之間架起橋梁
談到這一系列的策劃緣起,張繼海介紹道,傳統(tǒng)文化以各種方式,與現(xiàn)實生活產生各種共鳴。人們去發(fā)現(xiàn)它,了解它,熱愛它,一個特別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就是閱讀傳統(tǒng)經典。但橫亙在當代人與傳統(tǒng)經典之間的,不僅是漫長的時光阻隔,更有因時過境遷而帶來的理解障礙:字不認識,句看不懂,文段不理解,意義不明白。作為傳統(tǒng)文化出版重鎮(zhèn),中華書局有義務、有能力,幫助讀者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三全本團隊于2009年開始精心策劃,2010年正式推出該系列。
這套叢書的范圍,是“中華經典名著”,從中國古代浩瀚的典籍中,遴選各領域的經典著作,再以全本、全注、全譯的形式進行加工:全本,是指原文以公認權威的校注本為底本,全文收入;全注,是指全書作簡注,不做考證性詳注,對原文中影響閱讀理解的典章制度、人物地名、以及古今異義易產生誤解誤讀的詞語做注釋,難字標注漢語拼音;全譯,是指對全文進行白話文翻譯,文通字順,力避古奧。
持續(xù)出新,注重營銷,成為中華書局首條億元產品線
“三全本”是中華書局首條億元級產品線,2024年發(fā)貨碼洋達1.64億,其中有100種圖書的年銷量為一萬冊以上。根據綜合統(tǒng)計,“三全本”銷量前十的品種是:《世說新語》《詩經》《古文觀止》《孫子兵法》《周易》《道德經》《論語·大學·中庸》《莊子》《黃帝內經》《鬼谷子》。近年來推出的《史記》《說文解字》《傳習錄》《帛書老子》等,也非常受市場歡迎。
除了響應需求、持續(xù)推出新書之外,三全本團隊對營銷工作也極為重視。2024年,三全本團隊在追蹤社會、市場熱點,助力相關產品銷售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例如,2024年是馬王堆漢墓發(fā)掘50周年,其中,帛書《老子》甲、乙本的發(fā)現(xiàn),備受矚目。三全本團隊適時推出《帛書老子》,讓讀者輕松比對帛書《老子》和通行王弼本的區(qū)別,并且全書配有注釋和譯文,在書局直播間首發(fā)當天,各平臺累計銷售近兩千冊,打破多個平臺新書銷售記錄,首發(fā)當天,就加印了兩萬冊。
2004年8月,三全本團隊開通了“中華書局三全本”公號,每周更新五次,與讀者分享有意思的傳統(tǒng)經典和文化知識,及時發(fā)布“三全本”動態(tài),解答疑問。
尹濤介紹,最新推出的第149種《曾子·子思子·孔叢子》,能夠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孔子及其后學的言行事跡、思想傳承脈絡;第150種《東坡志林》,則是“超級文化偶像”蘇東坡的隨筆集,這部書內容豐富,文字優(yōu)美,充分體現(xiàn)了蘇東坡真實而有趣的各個側面。團隊特意安排《東坡志林》作為第150種在1月8日蘇東坡生日前推出。據悉,上市僅數(shù)日,已銷售近三千冊。
150種只是小有所成,將不負期待,一直前行
“三全本”第151種是什么?未來還會出哪些?一共會出多少種?……這些,都是讀者日常關心的問題。
張繼海介紹了“三全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未來,“三全本”會繼續(xù)擴大有效品種,保證覆蓋全面,盡快填補重點品種;根據社會需求,拓展至更多學科領域。
尹濤表示,未來,中華書局會對“三全本”系列的發(fā)展投入更大的支持力度,并對以“三全本”為代表的經典普及讀物乃至產品板塊,進行規(guī)劃升級。從紙質、數(shù)字、融合的內容提供,到主動滿足大眾閱讀和知識服務的需求,再到營銷和銷售運營、生產方和消費方關系的建立,構建更加成熟的生態(tài)鏈。
至于“三全本”何時收口這個問題,兩位嘉賓表示,有價值的古籍那么多,讀者的期待還遠遠沒有滿足,三全本團隊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中華書局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古籍普及形式,做出更多人愛看的經典普及讀物,讓越來越多的人親近傳統(tǒng)典籍,愛上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