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2024年第12期|鄒勝念:輕盈之法
湖邊靜坐
秋日午后,在湖水旁靜坐
遠處的一棵又一棵杉樹
被幾個孩子用石頭砸倒在水面
我也撿起一塊扁石,朝自己的倒影砸去
一顆欒樹的紅果實
蛇嘴般襲擊了我脖頸
驚嚇使得倒影碎去的瞬間
真身也若死去
我仿佛看見聳入秋云的杉樹們
也死了百回
漣漪寧靜,疼痛的波紋畫著一個大圓
將湖邊的我框了進去
“不要將孩子們框進來”
我朝孩子們喊,比畫撤退的手勢
秋日閑適,孩子頑皮
石頭,不斷往湖心飛去
秋色精明,而其中一個孩子笨拙
最后一棵樹的完整由他保護
他的小石子崩到了我唇上
我摸到了血
秋日午后,杉樹與我隔湖靜坐
我看見——
石頭在湖面開花,也在我唇上開花
月亮與地下鐵
秋雨,開端于
沸騰言辭里冒出的幾團水汽
而止于十萬只螞蟻的離鄉(xiāng)背井
這樣的雨水,觸地不見蹤影
停停頓頓,宛如不息的驚嘆號——
落進典籍,銹了末代公主的鳳冠霞帔
落進等一個人的漫長里
硬生生,叫一顆心從雪白冷到了慘白
我等的人
他沉重得沒有水波可以載動
他提著一盞古典時代的月亮燈
在風(fēng)中原地搖晃
河流愈發(fā)湍急,收緊著漁夫的視線
當城市有了地下鐵,我再也不想漂洋過海
我期待,期待他能像蘑菇一樣
從地下鉆上來
期待他身后跟著一群蘑菇,千軍萬馬地
在雨后冒出來
他們會乘著穿梭機
箭一般撞破地心的黑暗
到達感性和理性全不能至的極樂世界
那世界里:風(fēng)物明亮,萬物有姓
我就站在那里等
等意念一遍遍收起海水與船只
等迅疾的洞穴之風(fēng),肆意充盈他的袖口
與我的裙擺。我的想念——
出口向內(nèi),回向萬物
它背負著“城市朝下”的維度與浪漫
宛若波浪,應(yīng)和著陸地背面的另一種浮沉
我就站在這里等
因為,我心里再也沒有高高在上的事物
縱使,秋雨如此冰冷
也打濕不了一輪地下的鐵月亮
高臺民居
面具破碎
從南方披來的一身枯萎
撞在,也終可死在不施粉黛的墻體之下
衣袂拽住黃土與楊木
我寧愿
——成為塌陷的一部分
記載說
這里每降臨一名嬰兒
房就高出幾米
孩子們各自有閣樓與花朵
這意味著,沒有建筑師,天空
更易觸手可及
約莫是迷路了
聽不到自身啼哭
異鄉(xiāng),令我雪白
卻叫人無處降臨
在緊緊相連的蒙了塵的民居里
綠琉璃閃耀,木卡姆激昂
我見一片天空,要來收回一寸土地
我見墻皮固執(zhí)地脫落
我見黃昏正纏繞著玫瑰與蛇
它們還能存在多久
無人預(yù)測
風(fēng),任它吹
吹攪著沙塵,輸血一樣淌入我心房
混合。黏稠。凝固后
體內(nèi)楊木蓬勃,閣樓爬起
順著山勢,沿著崖
長著母親模樣的女人
她追趕著我,穿過
——數(shù)也數(shù)不盡的樓中樓
伏聽俑
在博物館,圍著玻璃罩
人們笑他古怪的姿勢:
側(cè)耳貼地,雙腿跪伏
髂骨,如再也無法隆起的山
“像一只馴獸”
“奴隸,他是奴隸”
孩兒笑,老嫗笑,臉部抽搐后
觀者與被觀者之間:
一條生銹的鐵鏈在晃動
人潮很難從一名伏聽俑這里散去
他的素衣裳,他笑似哭
他可愛成一種被雷電擊中般的恥辱
人潮在廣播的催促下終于散去
館外已是漆黑一片
回頭再看他一眼
我看到白天的笑聲,借著即將隱沒的燈
化成無數(shù)個人影尾隨我們
給他的嘲笑,在閉館的那一刻
又回到我們腹中
深夜來到,隱痛明顯
一名伏聽俑,于我們腹中隆起
他不聽馬蹄,不聽回聲
他驕傲的脊背,快要頂翻我久已忍耐的心
我只能貼合他的輪廓一道站起
站在新月下
他捏著我的后頸
逼我朝夜空里一頭若隱若現(xiàn)的石獅
——低吼
抵 達
四野的風(fēng),吹裂高傲的石頭
她闖入這風(fēng)
醒于一身的虛汗
草不言語,白鷺出現(xiàn)了三次
水就在不遠處
四處可轉(zhuǎn)彎,灘涂潔白
秋給的顏色如此明確
擁有步伐的人,卻不想行走
到達。需盡快到達
跨過左邊到達右邊
黑夜美妙。沉默美妙
恩情美妙。災(zāi)難也美妙
困惑一個久病不愈的她
太過容易
昏黃的枕頭,有豁口的瓷碗
皆能引發(fā)精神危機。而詩與理論
——不過是她舊襯衣上的鹽堿
也是體內(nèi)之雪,落得凜冽
落得紛紛揚揚
想比一條河流獲得更穩(wěn)固的流動
想得到父親更多惦念
想眼前的砍柴人過得不那么辛苦
愿望太多后,他們便說這是欲望
體內(nèi)之雪,落得徹底
胃里落,血管里落
當后背結(jié)晶出一條遼闊海岸線
是不是,另一場幸福的悲哀在啟程
詩意困頓已久,它與汗淚
合力勾勒出的一張咸濕的島國地圖
只有站在我身后的人才能看見
沒有人輕拍我肩膀
我不被真誠告訴
我的風(fēng)吹裂石頭,吹痛頭顱
我的孤傲,我的言說
荒謬如漏水的船,浸透在我的抵達
苦旅,如一場沒緣由的觸發(fā)裝置
星子觸發(fā)我,欒樹觸發(fā)我
我似無處抵達,但我終將抵達
祖母的園子
夏末,在祖母的園子割草
刀法不熟,草疼得折腰
靴子,被狠狠劃破
鐮刀明亮
腿,連同浮起的血痕
再次伸進藤蔓之中
癢著并痛著。繼續(xù)割草
刀法還是不好
有時割的是空空的一陣風(fēng)
雜草最大的本事:吞掉結(jié)界
當它浩瀚如海
園子已失去園子本身
園子也找不回主人
我自知,割的是一片沒有疆界的虛無
殺豬的叫屠夫
而我右手割草,左手寫詩
我被稱作什么
腳下青血橫流,它流向更遠的廢墟
它其中的一滴,似藥
我想取給祖母喝
夏末之雨滂沱
蚊蟲賜我一身山丘
淹沒我,捉弄我
屋檐懸掛起泥條狀的黃昏
浸在水底的鐮刀
它割不了腐于地心的王朝
也割不了祖母滿身的病灶
與深夜里疼痛的哀號
禱 書
雷電盛行
她仍決意從我懷中逃離
薄暮尾隨,彌漫成她最后一件紗裙
海邊有船,在等她
船里有燈,燈下再無成片的香樟林
身軀不回
就去搖動她的樹
搖動聳入青云的地球的果蒂
就扯掉欲墜的葉,于之瘋狂涂鴉
畫風(fēng)暴與惡魔
畫動蕩與鬼影
畫她懊悔的模樣
再畫一條明亮的線,給她做后退的路
畫不了相逢
現(xiàn)代的林,沿襲古代的傷
葉在秋日輕輕破
我在樹下狠狠恨
撿啊,撿片片葉
縫制成一沓可歌可泣的沉默
一地有兩樹
一棵先于一棵凋零
她的決絕
是我的命運
廢火與新柴
面對面,難以蠢蠢欲動
我的禱書
于風(fēng)中,無火自燃
我凝聚所有的貧困
繪制成一紙豪華
歸與不歸
都——祈她順
輕盈之法
樹的心臟
夜晚,從樹里跑出來
禿鷲的腹部隆起,它說它很滿
牧民燈下,三只小羊擁成一團雪
蒙古包滿,草原滿
馬蹄踩下的坑洼漲滿露水
整個夜晚滿
樹的心臟,在下一個夜晚
依然從樹里跑出來
如果野狼孤獨,失了心
它就去補上,補成牧民的第四只小羊
如果這里的一切,滿得過于失真
它就一直跑,跑得天驚地動
驚得黑夜滑出它黑色的心
失了心的夜:一張?zhí)撊醯募?/p>
樹來把它撐住
失了心的夜:一片缺水的駝峰
歪倒在雪山的背面
抱著羊羔入眠的小孩兒
身子柔軟成了第五只小羊
他的睡夢很輕,他再不用
——猜測母親的第一百零一種模樣
蝴蝶新生
再也不能,窩于沙發(fā)就寫出痛快的句子
窗外,只開出三朵花的園子
一年一年,修辭般締結(jié)著重復(fù)的網(wǎng)
必須尋幾處山野,懸崖作煙斗
瞳孔獻給采藥師。碎銀幾兩
不過是遙遠的在山坡蠕動的白影
我真心的造訪,令心懷獵奇
從我腳踝爬至耳蝸的五光十色的飛蟲
興奮不已。它們沒有喙
卻輕易啄開我行囊,隨后
“一只蝴蝶與一塊苔蘚”暴露——
窒息已久,暗淡如兩個被遺棄的詞語
于此,被定義為掠奪者
本想占有無名的新鮮
以換取字里行間的呼吸與停頓
當舌與手飽受辭藻囚困
我只能仰頭長鳴,投星空所好
兩個生命,已死亡得徹底
有何復(fù)活術(shù)。我的本領(lǐng)
不過是在山的另一邊,娶一妻,生一子
我追求的大氣象,如一匹失去烈性的馬
折返于搖床與夢魘
在山頂,在蟲的責備聲里
我惶恐又安穩(wěn)地度過整個夏季
回到家園,成片的欒樹已發(fā)出金光
柵欄外,秋水卷著枯柳與紙屑
在本體與意象的結(jié)界里來回滌蕩
妻子跑來給我擁抱。她說離開的日子里
我們的嬰兒夜夜啼哭
哭到每一次晨曦爬上天空的臉
哭醒一只枯蝴蝶,直至它再次翕動
哭到此刻滿園果香,哭斷了歲月的簾珠
也喚回了一頭
即將背叛語言的淚流滿面的困獸
音 墻
當你放聲高歌
你便有了體外之音
讓它飄升
它已無形,不可追溯
你不要將它視為你的花蕊
為了吸引一只蜂來授粉
當蟬鳴四起
你便有了體內(nèi)之音
它潮汐般灌入,無論你是否想要
你體內(nèi)的轟轟隆隆
是血脈貫通的聲音
也是思想難產(chǎn)的聲音
當月亮升起
你看到騰空而起的藍光
瞬間覆蓋山頭
你用眼睛遮擋耳朵
也擋住星系之間摩擦的聲音
當你耳膜止不住顫動
當你欲言的和欲聽的都無盡
你的身體,必將置于轟轟烈烈
而轟轟烈烈的盡頭
——必是空曠
那些不易聽見的
應(yīng)當融入你的軀體
當你拿肉體做音墻
你才找到你的聲音
它言說著不可說
它在不可說里,替你開辟著大道與光明
女 紅
九歲時,跟著母親學(xué)女紅
她從月影里
摘下一朵籠于村莊的烏云
我看見針線反復(fù)穿過那云
篩子一般的云
黑夜之外的無數(shù)光,從針孔漏下來
孩子,每人抱住一束
于田野,于山頭
往光源處逐漸攀升
后來,母親仍在黃昏里穿針
她累了,便躺在秋的盡頭
等幾顆石頭在她肋骨里開花
她繡下桑梓,縫在一條無名河的開端
她給荒野織一件罩衫
她變細變塌的雙眼里:
村莊似乎比城市誘人了一些
陽光沙漏般
一次次灑于青瓦與棧橋
母親,并沒看見一個孩子
順著那光線漏下來
孔越來越大
手臂粗的金光,云梯一樣
旋轉(zhuǎn)至母親的懷中
她并沒看見一個長大的孩子
沿著臺階走下來
掘窟悲歌
——在克孜爾石窟
窟外,時間與風(fēng)燥
一步一步,收緊馬兒的五官
菱格內(nèi),眾神割了眉,失了眼
河道彎彎,于戈壁消隱
山頭跳動的羊,跳到了舌尖
心有妄語
仰頭
卻接到菩薩的一滴血
云扮翡翠,做鼻
沙充黃金,當眼
聚攏所有的荒漠與雨
為尋真身,而塑一千座真身
滿目傷痕前
我——
窮得頭頂一片無畏
富得一無所有
朱紅落黑子,裙帶殺脖頸
左臉與右腮,難再相逢
叫世人不恨
卻是傷痛不能自已
不恨遠洋利斧
不恨腳底斡旋的草與礫
敢問他方之土,亦有我地慈悲?
千佛,無眉無眼
——是為浮眾生相
教我屹風(fēng)沙中,而衣冠不濁
教我跪殘垣里,而心生諒
盜,亦是人;刀,亦是菩提
風(fēng)繞過石窟
而山腰殘缺的雨,竭力滴成——
一個又一個圓
【作者: 鄒勝念,1988年生,江蘇南京人?!?/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