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名家云集、近萬人參與 超40萬網(wǎng)友圍觀“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
來源:封面新聞 | 李雨心 徐語楊  2025年01月27日09:02

當浣花溪畔梅香浮動,杜甫草堂內(nèi)梅花凌寒而開,年味也愈發(fā)濃郁,封面新聞聯(lián)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辦的“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活動也正式收官。作為“大雅中國年·人日游草堂”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邀請喜愛、尊崇杜甫的“杜迷”們寫下“三行情書”,抒發(fā)對于千古“詩圣”的真實情感。

為期10天的活動共吸引近萬人參與,總計征集到近千份“三行情書”。在社交平臺上,#寫三行情書免費游杜甫草堂#等話題吸引超40萬網(wǎng)友閱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特為此次活動準備了700張春節(jié)參觀券也已全部送出,獲得參觀券的幸運網(wǎng)友們可在春節(jié)假期中走進杜甫草堂,過一個詩意盎然的新春佳節(jié)。

近千份“三行情書”無不情真意切

“小時候,你是西嶺遙遠的雪;

長大后,你是江湖漂泊的舟;

而今,你是那沙鷗,飛在我的心間,我的天地中?!?/p>

“杜甫爺爺,我在你的詩里暢游,杜甫爺爺,我愛你憂國憂民,杜甫爺爺,我想陪你看星星?!弊屑氶喿x網(wǎng)友們寫下的“三行情書”,其中既有對“詩圣”憂國憂民情懷的感慨尊崇,也有對杜甫千古名篇的感嘆抒情,還不乏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言稚語,每一份情書都情真意切。

據(jù)介紹,該活動自1月14日啟動以來,收到了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網(wǎng)友們的投稿。譬如,在封面新聞官方微信公眾號征集的“情書”作品中,就有IP地址顯示為日本的網(wǎng)友投稿。足見杜甫在海外的強大影響力。

連日來,周嘯天、向以鮮、陳更、陳曦駿、徐希平、王計兵、娜夜、海濱、王紅霞等名家大咖們也紛紛提筆,用自己的方式給杜甫寫下“三行情書”。

本次活動還吸引了不少博物館、紀念館參與。江油市李白紀念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成都望江樓公園等四川詩人紀念地聯(lián)盟中的八家博物館、紀念館,都發(fā)來了“情書”;夔州博物館、長沙博物館也發(fā)來了作品,都訴說著對詩圣的真摯情感。

“情書”征集落幕精彩活動繼續(xù)

據(jù)了解,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特為此次活動準備的700張春節(jié)參觀券已全部送出。獲得參觀券的網(wǎng)友可在春節(jié)假期來杜甫草堂過一個“大雅中國年”。

根據(jù)活動規(guī)則,2025年1月29日至2月4日期間,獲獎?wù)呖蓱{券免費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一次。獲獎?wù)唔毘直救松矸葑C原件至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游客中心內(nèi)(青華路37號)辦理核對換票,一證只能兌換一次免費票,轉(zhuǎn)讓無效。

春節(jié)期間,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開放時間為9:00-18:00(每天17:00后停止換票)。免費票當日有效,逾期作廢。

“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線上征集活動雖已落幕,但浣花溪畔活動還將延續(xù)。

據(jù)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大雅中國年·人日游草堂”新春活動將在1月27日啟幕,其中“梅”主題是一大亮點,將首次在草堂南門、東門、萬佛樓及春夜喜雨區(qū)域呈現(xiàn)梅花詩意文化景觀?!疤骑L妙彩——長沙窯瓷器精品展”“忠孝廉潔——杜甫家風家教展”“詩韻廉風——歷代詩人與廉潔文化展”“百梅詩畫長卷兒童作品展”等展覽也將在同日與觀眾見面。

四川省杜甫學會會長徐希平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

想您重回草堂,梅下朗吟

封面新聞聯(lián)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辦的“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活動期間,作為活動的特邀嘉賓,四川省杜甫學會會長徐希平也給記者發(fā)來組詩三首,表達了對杜甫的崇敬與紀念。

蜀州東閣的梅開了,夔州西閣的梅開了

草堂茅屋前的臘梅、朱砂、綠萼也次第盛開了

巴蜀大地暗香四溢,您可曾看到?您在哪里?

垂垂花發(fā)讓您感觸,您的異代知音放翁曾為此陶醉

浣花溪梅可解憂,傲骨錚錚斗霜寒,高標逸韻斡春回

如您的人生與品格,矢志不移,窮年憂慮為黎元

梅花爛漫,金蛇起舞春將臨,多想您重回草堂梅下朗吟

下筆如有神,清氣滌乾坤,詩書掃愁顏,展現(xiàn)真性情

我們一起走向春天,迎接民族的偉大復(fù)興!

徐希平是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同時也是四川省杜甫學會會長、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主要從事古代文學與民族文學研究,曾出版《李杜詩學與民族文化》等專著。

徐希平教授曾引梁啟超所言,杜甫是“詩圣”,也是“情圣”。徐希平說,需要全面深入理解杜甫,讓現(xiàn)代人了解杜甫與普通人息息相通的情感交流,還原一個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詩圣,這也是杜甫研究的重要課題。梁啟超指出了杜詩感人的真實原因,是至情至性。徐希平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中,以梅花為線索,化用杜詩典故,深情地表達了對杜甫的崇敬與紀念。

杜甫愛梅,寓居草堂期間,留有多首梅花詩。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比巳詹萏觅p梅成為今人紀念杜甫、回歸傳統(tǒng)的一樁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