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喜年
來源:中國藝術(shù)報 | 萬興坤  2025年02月10日08:11

過年是祥和團聚、辭舊迎新、祈福安康的寓意,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年記憶。離別家鄉(xiāng)將近五十載,在部隊服役期間,回老家過年,與親人團聚屈指可數(shù),滿打滿算也就這么寥寥數(shù)次:首次探親、結(jié)婚成家、攜子回鄉(xiāng)、母病探望。老家有句俗話“童年盼過年”。最讓我回味思忖的是童年在老家度過的己酉年新春佳節(jié),是個難忘的喜年。

一喜二妹降生。1969年2月12日,是二妹的生日,即農(nóng)歷戊申猴年臘月廿六,是猴年的尾巴,離己酉新年僅五天。全家人幾天前就開始忙里忙外,大掃除、貼春聯(lián),喜迎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也使家里翻過悲傷的一頁。在二妹出生之前,我已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對父母來說,兩男兩女,“品種”齊全,甚是欣喜。那時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父母覺得孩子已經(jīng)夠了,“計劃”再不要孩子??商煊胁粶y風(fēng)云。在1968年1月12日的那天傍晚,一場災(zāi)難突然降臨。時值丁未羊年歲末,猴年新春即將到來。是日下午,家人籌備年貨,為做年糕清洗浸泡大米。那年我十一歲,弟弟八歲,都已上學(xué),在家做作業(yè)。到了吃晚飯時,發(fā)現(xiàn)大妹不在。父母和爺爺奶奶四處尋找不見蹤影。最后,父母來到屋后的一個池塘,發(fā)現(xiàn)岸上有一雙粉紅色的小鞋,正是大妹的鞋子。經(jīng)仔細搜尋,大妹已溺水浮在水面。這一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全家人如五雷轟頂。大妹幼小的生命定格在六歲,一朵稚嫩花蕾就此凋謝。當(dāng)夜,父母含悲把大妹掩埋。全家人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到了深夜,格外寂靜,北風(fēng)呼呼,家人清晰地聽見寒風(fēng)中夾雜著“嚓-嚓-嚓”劃火柴、又點不著火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我和弟弟鉆進被窩,不敢出聲。奶奶說:“大妹的靈魂還在,她在漆黑的夜里摸著回家……”母親經(jīng)受不住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一直沒有從悲苦中解脫出來,時常一人到大妹的墳上哭。我也責(zé)怪自己,怎么沒照看好大妹?在我的記憶里,大妹長得小巧玲瓏,雙眼皮,常穿母親做的花衣服,頭上扎著兩根小辮子,前額圓潤而光滑,眉宇間的表皮下隱約可見一絲靜脈青筋。在我的記憶中,只帶她看過幾次露天電影。

一個小小的、淺淺的池塘,怎么就奪走一條鮮活的生命呢?原來,那年秋夏,家鄉(xiāng)遇大旱,河流干涸,晚稻顆粒無收。村里人為取水,在池塘里挖了深坑,汲取地下水。后來下了雨,池塘表面積水,淹沒了深坑。我大妹是在岸邊沒站穩(wěn),不慎滑到深坑被淹的。

大妹的不幸后,父母有了新的“計劃”,到猴年歲末,又添了一個妹妹。全家才化悲為喜,愈合心靈的傷痛。按家里的習(xí)慣,為叫起來方便,重新排行,原來的二妹成了大妹,剛出生的妹妹,成為二妹。三年之后,小妹降生。比父母原來的“計劃”還多了一個妹妹。溺亡的妹妹屬虎,如在世的話,今年63歲。多年來,每逢清明節(jié),我和弟妹們祭祖掃墓時,都給早逝的妹妹墳前獻上一束鮮花。

二喜殺年豬。在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農(nóng)村幾乎家家戶戶養(yǎng)豬,作為副業(yè),以增加點額外收入。如趕上過年殺豬,能賣好價錢。到了猴年歲尾,家里養(yǎng)的這頭豬,也正好將近一年,是頭又大又壯的肥豬,足足有二百多斤重。為養(yǎng)這頭豬,我也曾經(jīng)跟隨母親到田間地頭打過豬草,幫助喂養(yǎng)??梢哉f,我是看著這頭豬長大的,有種親近感。有時喂食時,站在豬圈前看它吃得很歡,發(fā)出“呱呱呱”的聲音,兩個耳朵一顛一顛的,一會兒食槽里的豬食就吃光了。臘月廿八那天宰殺時,有鄰居幫忙,好幾個體強力壯的人把豬按倒在地,四腳捆綁好后,抬到由兩張凳子拼在一起的案子上……奶奶點了香,燒了紙,算是殺豬的祭拜儀式。當(dāng)時聽父親說,這頭豬賣了一百多元,在那個年代,算是一筆大錢。同時這也使家里過新年有鮮肉吃,還能給母親產(chǎn)后補補身子,帶來歡快和喜氣,增添了年味。

三喜拆老屋蓋新房。那時,我們?nèi)野丝谌?,住在一間半房子里,樓梯是與鄰居兩家共用的。為建新房,父母籌劃了好幾年,并選好了地基。平時省吃儉用,用積攢的錢,購買了木料、石方及水泥等建材。剛殺的年豬,使家里又多了一筆資金。全家在喜添一個新生命的歡樂之中,在老屋度過了最后一個春節(jié)。大年初三,在一陣鞭炮聲中,我家和鄰居伯伯家同一個時辰開始拆老屋,從而告別了舊居。我們一家老少,除爺爺住生產(chǎn)隊農(nóng)具廠外,其余臨時住在有世交的阿公阿婆家。那個年代,蓋房成本不高,除了支付原材料和木工、泥瓦工的工錢外,其它都是親友和同一生產(chǎn)隊的社員友情無償幫工,家里只管一日三餐和下午一頓加餐。別人家蓋房也是這樣。到了秋天,我們家的三間兩層的樓房建成。全家搬進了新居,實現(xiàn)了父親多年的夢想。

己酉年新春過去了五十多年,家里的“三喜臨門”依然難以忘懷。

有人說,父母在家在。自爺爺奶奶和父母過世后,弟妹最親。我也曾經(jīng)偕妻兒多次回老家,都住在弟弟或二妹家。每次回老家,我們兄弟姊妹五家歡聚一起享受大家庭的幸福。特別是有一年夏天,趕在兒子出國留學(xué)前,一家三口回趟老家,看望至親。因我是老大,想借此機會,把舅舅、舅媽、姨媽,還有弟妹幾家,召集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沒想到弟弟早就安排妥了,遂我所愿。更讓我驚喜的是,那天中午弟弟還訂了一個蛋糕,說:“哥,昨天是農(nóng)歷六月初六,是你生日,恰好在回家的路上。今天雖然晚了一天,也算給你補個生日宴?!敝两裼洃洩q新。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有兄弟姊妹相伴,如同血脈筋骨相連,永遠無法割舍。這是父母在世時給我們留下最珍貴的禮物。手足情深,同氣連枝,珍愛珍惜,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