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散文百家》2025年第1期丨李春雷:石頭與海
來源:《散文百家》2025年第1期 | 李春雷  2025年02月08日08:33

走進興文縣石海景區(qū),我的第一感覺:贗品。

但理智馬上提醒我:非也!

因為科學(xué)界早就認定,這里是2.5億年前的海底世界,是聯(lián)合國命名的“世界地質(zhì)公園”,是地球上研究喀斯特地貌的教科書。

是的,伴隨著我緩緩的步履,教科書在一頁頁徐徐地展開。

這里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貴高原過渡地帶的烏蒙山余脈,海拔1000米左右。徜徉于此,你可以盡情地感受滄海桑田的恍然與茫然。那一片片漫山遍野的灰白色石頭,經(jīng)過時光的盤剝和風(fēng)化,依然呈現(xiàn)著當(dāng)年的格局和神態(tài),像一頭頭鯨魚,在側(cè)臥酣睡;又像奇形怪狀的海龜、海貝、海螺、珊瑚等等,一片片、一塊塊、一坨坨、一堆堆,在沉思,在聚會;更像一群群白白的、胖胖的、亮亮的海豹、海獅、海豚等等,隨著水流,游往一個心儀的方向。

細細觀看,還可以在石壁上、石頭里發(fā)現(xiàn)大大小小、隱隱約約卻又清清楚楚的魚化石。凝固的時間,凝固的洪荒。

閉目凝神,仿佛能聽到大海的濤聲。

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無奈,什么是緣分,什么是錯過,什么是珍惜。在宇宙和時空的波峰浪谷里,生命只是一片樹葉、一縷清風(fēng)、一絲熒光呢。生了,死了,哭了,笑了,娶到美女了,億萬富豪了,功成名就了,有什么意義?

一對高高的石柱依偎著,一根陽剛粗獷,另一根陰柔纖細,肖似一對小夫妻,新婚燕爾,濃情蜜意。

山壁上還有幾具懸棺,那是僰人留下的謎。

此時的群山,像一只只肥碩的綿羊,在低頭吃草;又似一匹匹黑瘦的老馬,在緩緩搖頭;更仿佛一個個懷胎九月的孕婦,扶著大肚子,在慢慢地走。

那一座座山峰、一塊塊石頭,像大印章,又像國際象棋的棋子,像和尚頭、美女臀、蒙古包;像羊群出欄、村姑翹盼、將軍怒吼、農(nóng)夫醉酒、少婦懶睡、高僧坐禪;像天上的鷹隼、水里的魚蟹、夢中的情人;又像大自然的牙齒,在微笑,在猙獰,在示威,在抗議。

再往前走,是那個著名的天坑。

天坑?xùn)|西長650米、南北寬490米、深208米,壁立千仞,是最典型的斷崖,是世界第一大漏斗。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呢?

專家告訴我們,其下部原有洶涌的暗河交匯,逐漸沖擊成一個巨型空腔,造成上面山體訇然塌陷。想一想吧,霍然山崩地裂、灰飛煙滅。所有的生命,回復(fù)本源,歸于混沌。這一片山河,重新洗牌,重新建構(gòu),建構(gòu)成了當(dāng)下的模樣。

當(dāng)下的模樣是什么?

天坑底部,是一片安謐世界,雜樹蓊蔚,鮮花繽紛,宛若桃花源,一群牛羊在悠然吃草,一眾游人在信步閑游。殊不知,他們和它們的腳下仍是空洞,仍是暗流,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陷阱。

天坑底部四周,開放著若干溶洞。最大者天泉洞,已探測長度10.5公里,上下4層。其空間規(guī)模,亦均居世界洞穴之首。

走進洞內(nèi),是一個迥異外界的鐘乳世界,儼然海底龍宮。

洞頂遍布著凝滯的蘑菇云,片狀,水狀,絮狀,似毛筆,似掃帚,似刷子,似馬纓。仿佛林間百鳥鳴囀,宛若石上群猴嬉戲,更好似云中群魔亂舞。

洞壁上千奇百怪,一蓬蓬、一層層、一朵朵,像靈芝,像木耳,像花蕊,像雄鷹,像虎爪,像鱗片,像狼心狗肺,像驢肝馬胃。忽而是一柄巨大的琵琶,顫動著幾根細微的琴弦;忽而又是一串水靈的葡萄,一粒粒,一顆顆,飽滿圓潤,歷歷可數(shù)。

地面的石頭們,濕漉漉、鮮嫩嫩、白生生,若兔、若魚、若仙女、若稚子、若壽翁、若佛祖,若猛虎怒獅、若孝媳捶背,又若豬八戒調(diào)戲嫦娥、穆桂英大戰(zhàn)洪州……一萬年過去了,一只石兔仍在孕育中,卻早已換了人間。

哦,在造化面前,人生不如一塊磚、一枚石,甚至一株樹。

這就是天道的節(jié)律,人類的無奈。

陽光下,石海、天坑、溶洞,都在兀自站立著,各自安好,互不相擾。

其實呢,它們又在相互對視著、吸引著、陪伴著、思考著,在拋媚眼,在發(fā)信息。整個大山群,整個大自然,都在默默地交流著。

石頭間側(cè)立著一株株肥肥瘦瘦的雜樹,青羅翠袖、顧盼生姿,都是一個個小山妖呢。那一枚枚扁扁圓圓的葉片,就是它們的耳朵、嘴巴和眼睛,在悄悄地聽、輕輕地說、深深地望。

此時,滿天魚鱗鱗,底色海藍藍。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億萬年前的海洋時代。而我,就是一尾魚,在時光的海洋里迴游。

俯身側(cè)耳,我又聽到了大海的呼嘯,聽到了時間的腳步。

那是滄桑洪荒的浩瀚,那是人生短暫的感慨,那是珍愛生命的叮嚀,那是天下獨我的豪邁。

想到這里,再看眼前的山,山上的天,天上的云,云上的太陽,感覺自己是一粒多么幸運的種子啊。在天地間,自由自在地生長、呼吸、舒展、蓬勃,與風(fēng)相擁,與水相融,與云相親,與太陽一起醒來。

猛然間,我發(fā)現(xiàn),如果說石海是造物主的慈祥笑容,那么天坑,就是大自然的美麗酒窩!

【作者簡介: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縣人,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級,畢業(yè)于邯鄲學(xué)院英語系和河北大學(xué)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歲》,長篇報告文學(xué)《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寶山》《搖著輪椅上北大》等38部,中短篇報告文學(xué)《木棉花開》《夜宿棚花村》和《朋友——習(xí)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等200余篇。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第三屆和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徐遲報告文學(xué)獎(蟬聯(lián)三屆)、全國優(yōu)秀短篇報告文學(xué)獎等?,F(xiàn)為中國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xué)學(xué)會副會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