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昌寶卷”語境話題的嵌入與功能
2020年10月13日《戰(zhàn)瘟神寶卷》開卷儀式 “河西寶卷”是在唐代敦煌變文、俗講以及宋代說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一種民間吟唱的俗文學。
關鍵詞:  “永昌寶卷”2020-11-27
-
“河西寶卷”田野考察的幾點思考
2020年9月23日至28日,10月9日至14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活動——河西寶卷田野調查活動”分兩個階段,組團前往甘肅武威、金昌、嘉峪關、酒泉、張掖,考察“河西寶卷”的傳承和文本收藏、傳抄現狀,為《中國民間文學大系·甘肅寶卷卷》的編輯出版提供田野參考。
-
報告顯示:中國正嚴格履行世界文化遺產“承諾事項”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馮源、段菁菁)截至2019年底,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共有726項承諾事項。
關鍵詞:  世界文化遺產2020-11-06
-
非遺短視頻:有了網絡流量,更要有文化含量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fā)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
深度體驗中國丹寨非遺周
10月18日至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fā)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縣萬達小鎮(zhèn)召開,9天時間里,非遺展“黔地守藝”、非遺劇場《錦秀丹寨》、非遺演出“非遺周末聚”、非遺文創(chuàng)大賽等讓整個小鎮(zhèn)在多彩非遺中熠熠生輝。
關鍵詞:  中國丹寨非遺周2020-11-02
-
梅山儺戲之“俗”與“趣”
清代中葉以來,民間小戲也就是“花部”的發(fā)展,可謂遍地開花,而其得以長足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便在于它的“俗”與“趣”。
關鍵詞:  梅山儺戲2020-10-30
-
上海啟動“百人百藝·非遺獻禮”主題活動
滬上近百位非遺傳承人和玉雕大師,將在一塊60公斤的和田玉石上合力創(chuàng)作“初心之地”主題作品,并在明年建黨百年之際捐贈給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永久保存。
關鍵詞:  “百人百藝·非遺獻禮”2020-10-20
-
二〇二〇全國非遺曲藝周落幕
10月13日晚,隨著舞臺上一場場“浙江好腔調”曲藝專場節(jié)目展演陸續(xù)呈現,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浙江寧波落下帷幕。
關鍵詞:  非遺曲藝周2020-10-15
-
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在寧波開幕
北京評書、蘇州彈詞、蒙古族非遺烏力格爾、紹興蓮花落、寧波四明南詞閃耀在同一個舞臺上,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日前在浙江寧波開幕。
關鍵詞:  非遺曲藝周2020-10-13
-
影視助力“非遺”出圈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越來越重視,“非遺”逐漸成為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富礦。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09-16
-
體驗最具“老廣”風味的“花式”非遺
在位于廣州市荔灣區(qū)恩寧路永慶坊的趙家獅非遺生活館里,通過工作人員的操作,醒獅裝扮的機器獅子打起了鼓,引來大小游客齊齊圍觀。
關鍵詞:  非遺街區(qū)2020-08-24
-
“疫后”非遺傳承人急切走出來:只有充分展示才能推動傳承
王興鵬在現場創(chuàng)作內畫 劉棟 攝 8月1日,第二屆吉林非遺節(jié)正在長春舉行。
關鍵詞:  第二屆吉林非遺節(jié)非遺展示2020-08-11
-
守護中華農耕文明
手藝人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手工藝制品是經無數歷史洗禮留下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
良渚文化:發(fā)現的歷程
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標志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主流學術界廣泛認可。
關鍵詞:  良渚2020-06-26
-
瞧,這群酷酷的非遺傳人
【熱點觀察】 非遺給人的印象總是古老而傳統。
-
“面人郎”傳人生活中尋靈感
郎佳子彧是誰?他是參加過《最強大腦》的選手,也是活躍于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位“網紅”。
-
非遺,用起來才能活起來
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我國非遺實踐的新變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在初期采取了嚴格的管制措施防控疫情,全國經濟和文化活動受到限制。
-
堅定文化自信 推進非遺保護
主講人:王文章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記錄人類文明瑰寶、保存云岡石窟影像譜系的權威檔案
《云岡石窟全集》由青島出版集團出版,史詩般再現了云岡石窟雕刻藝術的精華,實現了學術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是對云岡石窟藝術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為國家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權威的云岡石窟影像譜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