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人郎”:古老非遺可以很“酷”
郎佳子彧23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的第三代傳人。
2018-10-03
-
多彩非遺 精彩國慶
9月30日,“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山東省煙臺市文化中心舉行。
2018-10-01
-
湯顯祖國際青年文藝交流中心在“湯顯祖故里”揭牌
湯顯祖國際青年文化藝術交流中心25日在“湯顯祖故里”江西省撫州市揭牌成立,該中心旨在為撫州與俄羅斯彼爾姆邊疆區(qū)兩地青年,乃至為世界青年搭建經常性的交流平臺。
2018-09-26
-
周家班,嗩吶聲里的中國元氣
當70歲的周本祥在正乙祠戲樓無遮無攔地吹起一根嗩吶時,坐在第一排的幾個女孩子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2018-09-25
-
秋分探尋江南非遺,“二十四節(jié)氣雅集”上海長寧啟動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2018-09-24
-
從天體崇拜到民俗大節(jié)
中秋節(jié),是仲秋之節(jié),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
2018-09-24
-
詩意江南 雅集韻長
市民在桂花飄香的桂林公園賞燈猜謎語。
2018-09-24
-
形形色色月餅模
圖為王來華收藏的部分糕點和月餅模照片。
2018-09-24
-
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
這邊江蘇南京云錦大花樓木織機上織工們一邊織錦一邊唱著南京白局,那頭浙江寧波朱金漆木雕工藝制作而成的“八抬大轎”《萬工轎》與蘇繡嫁衣一起亮相,在山東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非遺技藝、作品和表演藝術分主題閃亮呈現,徜徉其間頓生情境代入感,讓人覺得既新鮮又親切;在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qū),轉角便可偶遇山東曲藝,沿路還能品嘗非遺美食;在濟南槐蔭區(qū)的匡山社區(qū),人們不僅能欣賞到山東茂腔、柳腔,還能一睹天津古彩戲法、品味江蘇民歌、聽新疆的冬不拉彈奏…… 9月13日至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舉辦。
2018-09-21
-
中秋節(jié)所蘊含的非物質文化,本質到底是什么?
清郎世寧《雍正圓明園十二行樂圖》之“八月賞月” 一個事物能否世代相傳,就看它是否具有普遍認知的價值和參與社會生活的功能,否則認同感無從談起,持續(xù)感自然表現難以為繼。
2018-09-21
-
揭開古書畫“起死回生”的奧秘
在當下古書畫修復人才缺乏的背景下,日前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的 “妙造自然——費永明揚幫古書畫修復藝術展”,揭開了古書畫“起死回生”的奧秘。
2018-09-21
-
昔日民間小調,如何飛入今天的尋常百姓家
《采茶舞曲》是江南傳統民歌,用于表現種茶、采茶的歡樂情緒。
2018-09-19
-
熱話題 冷思考 真作為
“非遺”保護傳承的目標,應該努力保持它活潑而獨特的生命形態(tài)和創(chuàng)造能力。
2018-09-14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濟南開幕
13日,為期5天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傳承人云集山東,為廣大游客和觀眾奉獻一場精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盛宴。
2018-09-14
-
西夏陵全力沖刺申報世遺
西夏陵區(qū)3號陵,展示了一座帝陵的完整形制。
2018-09-12
-
中美學者共話遺產與城市
前排自左三向右分別為論壇執(zhí)行主席張小蘭、美中商旅總會會長張文龍、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文化參贊李立言、中國駐紐約總領館代總領事趙宇敏、費城市市長詹姆斯·肯尼、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宋合意、威爾遜教授、世界遺產專家郭旃、天津市政府外事辦副主任陳衛(wèi)明。
2018-09-08
-
用“科技+”“藝術+”展現非遺獨特價值
今年暑期在北京首度上演,隨后又在各地巡演的“五維記憶”非遺創(chuàng)意秀,是一檔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數字視覺藝術融合呈現的現象級舞臺劇。
2018-09-05
-
讓非遺與產業(yè)共舞
來自元陽梯田地區(qū)的哈尼族刺繡。
2018-09-05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將于9月開幕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9月開幕 首推“一館多點”辦會模式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今年9月13日在泉城濟南拉開帷幕。
2018-09-02
-
非遺項目“京西皮影”走進社區(qū)講述《青龍橋傳說》
8月29日,作為“2018第八屆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活動”系列活動,“京西皮影”《青龍橋傳說》走進北京市海淀區(qū)青龍橋街道,為社區(qū)居民群眾送上一道文化遺產大餐。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