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有限事無窮:錢鍾書的“補注”之志
在1947—1948年之際,錢鍾書有封致黃裳的書信。
-
田仲濟: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革命實踐的路徑
田仲濟(1907—2002),山東濰坊人。
-
龔靜染:重識李劼人
四年前的一天,我打開了嘉樂紙廠的檔案卷宗,李劼人先生的手跡突然出現(xiàn)在了眼前,讓我感到激動和不安。
-
八百里分麾下炙——辛棄疾的英雄淚與煙火氣
編者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
賽珍珠名字的誕生地及來龍去脈
1931年紐約出版賽珍珠的代表作——史上首部描寫中國農(nóng)民生活的長篇小說《大地》,此書連同她相繼出版的長篇小說《兒子們》《分家》構成“大地三部曲”,促成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關鍵詞:  賽珍珠2021-12-07
-
杜甫在夔州的日子
長江水奔流至瞿塘峽時,江面上忽立起兩個百丈高的山崖,左曰赤甲,右曰白鹽,好似兩扇石做的門,只留一道窄急不到百米的隙縫,江水側(cè)身急過,自此一瀉千里。
-
播火者李大釗:洞察世界女權主義
今年,隨著《覺醒年代》《革命者》等影視劇的熱播,馬克思主義播火者李大釗的思想引起學界更為廣泛的關注。
關鍵詞:  李大釗2021-12-03
-
趙汀陽:紀念老師李澤厚
李澤厚去世,引起了中國知識界比較大的反應,從學者到讀者,對80年代李澤厚對于中國思想界乃至自身閱讀的影響,都有所回應。
-
紀念《阿Q正傳》發(fā)表100周年
2021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阿Q正傳》發(fā)表100周年。
-
張夢陽:《阿Q正傳》的意義
今年是魯迅誕生一百四十周年暨他最重要的作品《阿Q正傳》發(fā)表一百周年。
-
1950年代日本的魯迅研究
1950年代日本魯迅研究達到了一次高峰。
關鍵詞:  魯迅研究2021-12-03
-
古文字學家陳夢家的河南情緣
2019年底,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陳夢家1959年寫作的豫劇《紅日》手稿突然亮相上海朵云軒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最終以74.75萬元的價格成交。
關鍵詞:  陳夢家2021-12-02
-
賀桂梅:我更關注作為“思想者”的作家形象
賀桂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
“防空洞里的抒情詩”
《防空洞里的抒情詩:1930-1950年的中國新詩》 《穆旦詩集》 穆旦(1918-1977)是一位命運頗為坎坷的現(xiàn)代詩人。
-
張伯江:論《女神》的詩體創(chuàng)新
《女神》,郭沫若著,1921年8月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發(fā)行,至今已整整一百年。
-
魯迅在北京
1912年5月5日,教育部小公務員周樹人,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從南京遷到北京。
關鍵詞:  魯迅2021-11-30
-
唐圭璋: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左起:盧興基、唐圭璋、施議對,1985年11月27日,唐圭璋先生從事教育工作六十五周年暨八十五壽辰慶祝會 唐圭璋先生(1901-1990)是我所敬佩的一位詞學前輩,他和我的導師夏承燾先生,都在庚子年出生。
關鍵詞:  唐圭璋2021-11-30
-
陳富強:“煙花”天里讀老舍
浙江是臺風多發(fā)地區(qū),每年夏季,總會有幾個力量特別強大的臺風過境或登陸,臺風過去,大地一片狼藉。
關鍵詞:  老舍2021-11-29
-
布衣詞人姜夔和他的《續(xù)書譜》
宋代文壇群星璀璨。
-
子張:魯迅之于木心
癸巳夏,在酷熱中讀完木心講述、陳丹青筆錄的上下兩大冊《文學回憶錄(1989-1994)》,對卷首“我講世界文學史,其實是我的文學的回憶”一句話有了切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