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藝術家
人類藝術史的進程中,兩次邁出巨人的腳步:一次是從自發(fā)的藝術到自覺的藝術,一次是從自覺的藝術到藝術的自覺,后一次的緣故是藝術家的出現(xiàn)。
2020-11-11
-
《蟬琀》創(chuàng)作談:人物隨著那股子郁郁蔥蔥的水性調(diào)子汩汩而出
在我居住的小城有一個漢墓博物館,里面有一枚蟬形玉琀。
-
馬敘:底色,及有限真實
在散文寫作中,我想到的首先不是散文本身,而是生活本身。
關鍵詞:  馬敘2020-11-07
-
《尋找安詳》修訂再版:沿著長江再揚帆
我把《尋找安詳》交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視為對湖北對武漢的一份祝福。
-
大頭馬:《白鯨》創(chuàng)作談
2017年冬天,我回老家省親,在一個飯局上遇到一位說來算認識很久的朋友,只是頭一次碰面。
-
房偉:時代記憶的“雪花”或“憂傷”
幾年前,我在《天涯》雜志連續(xù)發(fā)表了幾篇隨筆,談70后一代人的記憶,涉及很多個人體驗。
-
朱輝:小說的表情
1 眾所周知,人是地球上唯一會說話的動物。
-
湯成難:以飛翔的姿態(tài)展現(xiàn)生活的溫柔和暴烈
“我有三十二只羊和十一頭牛。
-
范小青:極簡而不簡
我在九十年代的某一階段,迷戀上了一種極為簡潔的小說方法,大約有寫了幾十個類似的短篇小說,多是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寫得有滋有味,自我陶醉。
-
遲子建:小說的叢林
我在大興安嶺長大,是個典型的“林中女孩”。
-
《女工繪》創(chuàng)作談:我寫她們,因為愛她們
《女工繪》是一部愛的產(chǎn)物。
-
陳佳勇:當經(jīng)營之心隱退,寫作意義復歸
我不想把這個小說寫成一般意義上的“爽文”,不希望刻意營造各種想象中的“期待情節(jié)”,來滿足讀者們的“簡單獵奇”。
-
唐穎:鐫刻城市滄桑
情愛,或者說情感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深刻也最脆弱的關系,是我一系列小說的母題,換言之,是我作品的核心主題。
-
恒久與時變:略論玉珍
玉珍出生在湖南炎陵縣,過去叫酃縣。
關鍵詞:  玉珍現(xiàn)代主義2020-10-28
-
韓夢澤:肉體在鋼鐵面前柔弱無比,卻生生不息
作為一個軍事迷、一個有英雄情結的人、一個作者,如果不能寫出一本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肯定是件遺憾的事。
關鍵詞:  軍事戰(zhàn)爭題材2020-10-27
-
馬識途:寫出反映時代生活、時代精神的作品
核心閱讀 在我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追求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就是汲取傳統(tǒng)所長,讓老百姓喜聞樂見,重視群眾是否能夠看、愿意看、喜歡看 正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頑強滲透力和延續(xù)力,總結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傳統(tǒng),同時從新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群眾需求著眼,進而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我曾不止一次地建議青年作家們認真到生活中去,和群眾一起摸爬滾打,一起建設和創(chuàng)造,對百姓生活爛熟于胸,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反映時代生活、時代精神的作品 我今年已經(jīng)106歲了,封筆之作《夜譚續(xù)記》不久前正式出版,與讀者見面。
關鍵詞:  馬識途2020-10-27
-
《北平抗戰(zhàn)秘聞》:田野調(diào)查讓報告文學放射生命之光
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作家,我覺得北平抗戰(zhàn)就在你我身邊,我要濃墨重彩地寫一部全景式的關于北平抗戰(zhàn)的長篇報告文學,填補中國抗戰(zhàn)史的空白,這就是我為什么寫作《北平抗戰(zhàn)秘聞》的由來。
關鍵詞:  抗戰(zhàn)田野調(diào)查2020-10-25
-
《長津湖》《交響樂》中的抗美援朝:書寫一個民族站起來的靈魂
《長津湖》 王筠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二○一一年十二月) 《交響樂》 王筠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二○一九年八月)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
-
《雪山之戀》創(chuàng)作談:獨角戲
每次去藏區(qū)都能見到非常非常漂亮的藏族姑娘,笑起來眼睛明亮,牙齒潔白,映著雪山的純白,充滿了生命的歡悅,繼而會想這樣漂亮的她們會有一場怎樣的戀愛,最終會嫁給怎樣的人。
-
聶還貴:城市就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任雪峰/光明圖片 在《中國,有一座古都叫大同》(中華書局出版)這部書里,我將一座城市作為一個生命來認知與傳記。
關鍵詞:  聶還貴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