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生塔》:沿著科幻現實主義道路前行
新書《長生塔》出版時,郝景芳稱這部小說集是“現實主義+科幻”,“里面的大部分小說游走在純文學、奇幻、科幻和說不清類型的小說邊緣”。
-
“青·科幻”叢書第二輯:科幻、青年與先鋒性
楊慶祥主編的“青·科幻”叢書第二輯由作家出版社付梓面世了。
-
陳培浩:科幻與新的歷史想象力
一個作家在走向經典化的過程中,常會面對某種“延遲補償”效應。
-
《鋼鐵海灘》:游蕩在華麗的廢墟間
《鋼鐵海灘》 作者: [美] 約翰·瓦利 譯者: [加] 仇春卉 出品:八光分文化 新星出版社 2020年5月 我碰到了幾個認識的人,也經人介紹結識了一些朋友——不過大部分名字我轉身就忘了——包括祖魯國的沙卡王、日本天皇、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大君,還有大俄羅斯的女沙皇。
-
《菲利普·迪克傳》:科幻寫作的“內在維度”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作家J·G·巴拉德曾敦促科幻文學超越“太空歌劇”陳套,而進入“內在的維度”。
-
藤井太洋專訪:新冠時代的科技發(fā)展
今天,我們有幸訪問日本科幻作家、日本科幻協會的前會長藤井太洋先生,請他來分享想法。
-
《地球紀元》:用科幻構建詩意時空
原標題:用科幻構建詩意時空 ——評彩虹之門小說《地球紀元》 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科幻小說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活躍期。
-
鄧文:兒童科普繪本創(chuàng)作與思考
原標題:兒童科普繪本創(chuàng)作與思考——以《萌眼看世界》系列繪本為例 《萌眼看世界》系列(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9年6月)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國家和政府對“文化自信”理念的積極倡導,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正迎來一個繁榮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關鍵詞:  兒童科普繪本創(chuàng)作思考2020-07-21
-
《長生塔》:現實主義的多樣形態(tài)
原標題:現實主義的多樣形態(tài) ——評郝景芳小說集《長生塔》 《長生塔》 作者:郝景芳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 《長生塔》是郝景芳最新出版的跨界文學小說合集,共收錄10個短篇。
關鍵詞:  《長生塔》《永生醫(yī)院》《積極磚塊》郝景芳2020-07-17
-
彭緒洛:少兒科幻創(chuàng)作之我見
我早些年寫過一些短篇科幻,近幾年來又創(chuàng)作多部的短篇和中長篇科幻小說,我就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得和思路,談談個人對少兒科幻創(chuàng)作的見解。
-
楊宸:“歷史”與“末日”
摘要:本文結合敘事學理論和歷史哲學,提煉出《三體》三部曲的兩種敘述模式,進而對其創(chuàng)作實踐展開分析。
-
?陸秋槎談科幻文學:我想與國外的作品一爭高下
陸秋槎,復旦大學古籍所古典文獻學專業(yè)碩士畢業(yè)。
-
當“機器人三定律”迫近現實
閱讀翌平的新陽剛少年科幻小說《燃燒的星球》《流浪的方舟》時,瞬間讓人聯想到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
關鍵詞:  “翌平新陽剛少年科幻系列”“機器人三定律”崔昕平書評科幻2020-07-10
-
《獨角獸》:可計算的智能與不可計算的人性
《獨角獸》 作者:龐貝 廣東花城出版社 2019年1月 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幻小說關注未來,而科幻小說家卻始終立足于當下。
-
沙錦飛專訪:后新冠時代的科技發(fā)展
原標題:后新冠時代的科技發(fā)展|專訪沙錦飛 沙錦飛,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組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科幻電影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國科普研究所原副研究員,北京幻影無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
劉兵專訪:后新冠時代的科技發(fā)展
原標題:后新冠時代的科技發(fā)展|專訪劉兵 2019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短短幾個月內已經席卷了整個世界,全球共計一千多萬確診病例,累計死亡病例五十多萬,重創(chuàng)了航空、旅游、餐飲、零售等多個行業(yè),很多國家經濟衰退,失業(yè)率飆升,世界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
周子湘《月球異鄉(xiāng)人》:突圍與嬗變
2020年第5期的《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上刊登了青年作家周子湘的中篇科幻小說《月球異鄉(xiāng)人》。
關鍵詞:  《月球異鄉(xiāng)人》周子湘科幻書評2020-07-03
-
顧適《賭腦》:從規(guī)則中突圍的小說
原標題:顧適《賭腦》:從規(guī)則中突圍的小說,從城中走出去的人 顧適《莫比烏斯時空》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八光分文化 出版日期:2020-3 顧適《賭腦》:自我如一座城池,時刻被外界影響,但又巋然不動 評論者:李廣益 顧適的《賭腦》想象奇絕,雖然其想象意不在諷喻或探索,而致力于構建一個精巧的敘事回路。
-
韓松《山寨》:現實的盡頭是科幻
現實的盡頭是科幻 ——讀韓松《山寨》 文|宋明煒 韓松的《山寨》在故事開頭,看起來很像一個寫實的故事:一群作家應某企業(yè)家邀請,到一處遠離塵囂、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去開所謂的研討會,在企業(yè)家和作家之間,在作陪的作家們和研討會的女主角之間,有些隱藏的故事線索似乎就要展開,這類屢見不鮮的情節(jié)像是《儒林外史》的當代延續(xù)……但突然間,富有諷刺性的寫實場景改變了性質,科幻的異世界從熟悉的日?,F實之下突兀地呈現出來,研討會所在的“山寨”突然變成猶如“異托邦”(heterotopia)那樣的災難性另類空間,整個世界幻化成神秘未知的末日舞臺,唯有山寨殘存,這些作家們變成人類浩劫的幸存者——到此,故事才剛剛開始。
-
文科生如何從事科幻研究
2015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摘得世界科幻協會“雨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