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一個瑞典大詩人的中國想象

      埃凱洛夫 埃凱洛夫詩集《獻(xiàn)詞》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shù)》瑞典文版 “平滑的林語堂” 1954年,瑞典數(shù)一數(shù)二的出版社伯尼爾斯出版了瑞典翻譯家卡爾· 松代爾由英文譯出的林語堂小說《朱門》,瑞典文版書名為《血紅的門:來自那遙遠(yuǎn)國度的浪漫故事》。

    2017-07-10

  • 鮑勃·迪倫:“歌詩藝術(shù)”對“理想主義傾向”的回應(yīng)

      “歌手與詩人做同樣的事卻形同陌路,全世界均是如此。

    2017-07-10

  • 當(dāng)詩歌的光明與黑暗來自馬拉美本人時,它才是有價值的

      只有當(dāng)詩歌的光明與黑暗全部來自馬拉美本人時,它才是有價值的。

    2017-07-09

  • 在阿倫特和海德格爾那里,愛到底是什么

      哲學(xué)家漢娜·阿倫特與海德格爾之間的師生情,被討論了半個多世紀(jì)。

    2017-07-06

  • 愛與生命之痛

      以色列作家大衛(wèi)·格羅斯曼 《一匹馬走進(jìn)酒吧》英文封面 大衛(wèi)·格羅斯曼在頒獎現(xiàn)場 2017年6月,國際曼布克獎(曼布克獎常被稱為“布克獎”,分為曼布克獎和國際曼布克獎)評委會宣布將本年度的布克獎頒給以色列作家大衛(wèi)·格羅斯曼(David Grossman)的長篇小說《一匹馬走進(jìn)酒吧》。

    2017-07-05

  • 在魯迅光輝的照耀下前行

      翻譯和研究日本作家、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及其作品,是最近這十多年間我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外國文學(xué)研究所的主要工作。

    2017-07-05

  • 偉大作家的回報——T·S·艾略特演講札記

      T·S·艾略特的《批評批評家》(上海譯文出版社,二〇一二年)收文九篇,除了早期的兩篇論文,其他都是后期的演講。

    2017-07-05

  • 唐娜·哈拉維:事實與虛構(gòu)

      唐娜·哈拉維《靈長類視覺 ——現(xiàn)代科學(xué)世界中的性別、種族和自然》現(xiàn)已上市,本篇節(jié)選自本書導(dǎo)言《視覺存留》。

    2017-07-05

  • 除了伊朗的卡夫卡,你還不該錯過這兩位伊朗作家

      在《瞎貓頭鷹》中,還收錄了伊朗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另兩篇現(xiàn)代派小說,它們分別是胡尚格·古爾希里的《埃赫特賈布王子》,侯賽因·莫爾塔扎依揚·阿布克那爾的《安迪梅西克鐵路站臺階上的蝎子》。

    2017-07-04

  • 國際布克獎這次終于輪到了他

      格羅斯曼 該輪到他了。

    2017-06-29

  • 談?wù)摳?拢阌肋h(yuǎn)不會遭遇冷場

      1984年6月25日,米歇爾·??乱虬滩≡诎屠杷_勒貝蒂爾醫(yī)院病逝,距今整整33周年。

    2017-06-29

  • 辻村深月新作回歸“青春恐怖”原點

      日本文壇最受期待的人氣才女作家、直木獎得主辻村深月在創(chuàng)作了多部成人題材的作品之后,于日前推出青春推理小說《鏡中孤城》。

    2017-06-23

  • 米原萬里:直視現(xiàn)實的“魔女”

      米原萬里終于有一本書被譯介到國內(nèi),讓人由衷欣喜,同時也不免有些遺憾:斯人已逝,我們只能從她留下的作品想象其飛揚的思緒和辛辣又諧趣的“毒舌”。

    2017-06-22

  • 為什么閱讀亞馬多作品是中國讀者了解巴西的重要途徑

      在保羅·科埃略之前,若熱·亞馬多一直是全球范圍內(nèi)最為暢銷的巴西作家。

    2017-06-21

  • 俄羅斯的“杜甫”——丘特切夫

      列維坦名畫《春汛》 資料圖片 丘特切夫 資料圖片 【深度解讀】 談及俄羅斯的詩歌,中國讀者不由自主地首先會想到普希金。

    2017-06-21

  • 止庵談是枝裕和:無從改變的你的一生

      2017年5月,是枝裕和的電影原著小說《步履不?!分形陌娉霭?。

    2017-06-20

  • 阿倫特的“朋友圈”:二十世紀(jì)的智識生活史

      親情、友情、愛情,如何塑造出20世紀(jì)最重要的女性政治哲學(xué)家?《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的作者伊麗莎白·揚·布魯爾是阿倫特生前的學(xué)生和朋友,這部“哲學(xué)傳記”通過對阿倫特的“朋友圈”的介紹,勾勒出二十世紀(jì)智識生活的面貌。

    2017-06-20

  • 曾艷兵:卡夫卡與中國當(dāng)代文化

      去年7月3日和6月3日分別是卡夫卡誕生133年、去世92年的紀(jì)念日,算不上一個特別隆重的紀(jì)念日,比起逝世400周年的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來,有關(guān)卡夫卡的紀(jì)念活動看似悄然地小范圍地進(jìn)行。

    2017-06-19

  • 布爾加科夫:被埋沒的俄羅斯文學(xué)大師

      “假如像布爾加科夫和普拉東諾夫這些作家的作品,寫完后就能和讀者見面的話,我們所有人的思想就會比現(xiàn)在不知要豐富多少倍了。

    2017-06-19

  • 又吉直樹:從搞笑藝人到小說家

      提到當(dāng)代日本作家,中國讀者最先想到的也許是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年輕一代的還有青山七惠。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