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隱的詩學偶像
漢語世界里,李商隱的影響無處不在。
關鍵詞:  李商隱2023-01-06
-
《子夜》解讀九十年
2023年1月是茅盾《子夜》問世九十周年。
-
劉增杰:略論現(xiàn)代文學史料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劉增杰,1934年5月生,1952年考入河南大學國文系,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
懷念 | 二〇二二,斯人遠行
仿佛時間還停留在年中那個被熱浪包圍的下午,我們在《2022年,他們的旅途走向下一程》里追憶上半年離世的文藝界名家。
2022-12-30
-
別樣沈從文:思索與探討,抗戰(zhàn)與建國
從“希臘小廟”說起 許多人對沈從文的印象,停留在了中學課本的那篇《邊城》。
關鍵詞:  沈從文2022-12-30
-
在蘇軾故鄉(xiāng) 回望千古風流人物
“高山仰止·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終于在這位千古風流人物的故鄉(xiāng)舉辦了。
2022-12-30
-
馮雷:尋訪魯迅在北京的遺跡
北京阜成門內西三條21號魯迅故居正房 馮雷攝 魯迅在北京的第一處居所紹興會館舊址 馮雷攝 110年前的1912年,魯迅來到北京,直到1926年離開,魯迅前后在北京生活了14年,除故鄉(xiāng)紹興之外,北京是他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
2022-12-30
-
“美妙的故事家”與“地方風景的記錄人”
在文學史家對沈從文的各種評價和定位中,也許他本人最為認同和樂見的是葉圣陶所謂的“美妙的故事家”;而沈從文一生中也有幾個著名的自我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想做一個“地方風景的記錄人”。
關鍵詞:  沈從文2022-12-29
-
“互聯(lián)網魯迅”:現(xiàn)代經典的后現(xiàn)代命運及其啟示
“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之際,魯迅“制造”了一起網絡“塞車”事件。
-
沈從文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期之潮
雖然如許多作家,沈從文早期也有過寫詩的經歷,可時間不長,從發(fā)表看,作品亦不算多。
關鍵詞:  沈從文2022-12-27
-
李國文:“彌勒肚里盡神思”
李國文老師比我大近二十歲,是德高望重的長輩。
-
宗白華:寫出活潑的人民性的作品
讀宗白華美學著作時,生命詩學和科學精神迎面而來、沁人心脾。
關鍵詞:  宗白華2022-12-21
-
【文學地理】之魯迅篇(下)
作為一位經典作家,魯迅一生的遷徙和足跡本身就是研究課題。
2022-12-21
-
孫郁:巴金的精神之塔
一 在諸多回憶魯迅的文章中,巴金的文字大概是最帶著痛感的,閱讀其相關的詞語,我有時會感到,那談吐中有教徒般的虔誠。
關鍵詞:  巴金2022-12-20
-
“張愛玲筆觸”——以晚期中短篇小說為中心
一、前言 張愛玲的《色,戒》《浮花浪蕊》與《相見歡》均發(fā)表于1978年,作為短篇小說,在她的晚期創(chuàng)作中可謂吉光片羽(包括當時寫就未發(fā)表的中篇《同學少年都不賤》),數(shù)量上不能與她的早期小說相比,但評價上除《色,戒》,其他還較少得到關注。
關鍵詞:  張愛玲2022-12-20
-
曾祖蔭的“學術根據地”
曾祖蔭,1933年出生于湖南益陽。
關鍵詞:  曾祖蔭2022-12-19
-
郭沫若:健筆一支耀譯壇
今年是郭沫若先生誕辰130周年,由此想到了這位老前輩的諸多功績。
關鍵詞:  郭沫若2022-12-19
-
巴金的道路與《寒夜》的位置
原標題: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罪與罰”——巴金的道路與《寒夜》的位置 一、對與錯:革命青年的作家之路 因為《家》的廣泛影響,我們對巴金的出身和家庭情況較為熟悉,通常意義上會將巴金看作“覺慧”的原型,因為受不了封建家庭的壓迫和束縛而反抗和出走,這也是巴金早年成為青年代言人的重要原因。
-
郭沫若的“哈姆雷特”精神氣質
一 郭沫若曾自稱是中國的哈姆雷特,有著哈姆雷特的精神性格。
關鍵詞:  郭沫若2022-12-15
-
“獨對燈陰憶子規(guī)”
由于生長在儒學氣氛濃厚的家族中,又有著良好的家教,魯迅自少年起就顯出重親重情的秉性。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