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發(fā)現(xiàn)無錫梅里遺址為商周遺址
梅里遺址發(fā)掘現(xiàn)場 資料圖片 出土的陶罐 資料圖片 7月23日,記者從無錫梅里遺址考古學術研討成果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經(jīng)過1年的考古發(fā)掘,無錫梅里遺址野外發(fā)掘工作已經(jīng)結束,并通過了江蘇省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2019-07-25
-
成都發(fā)掘出大面積古代城市遺存
明代琉璃套獸 漢代云紋瓦當 發(fā)掘區(qū)航拍全景 東晉獸面紋瓦當 摩訶池沿岸的唐代排水溝 7月22日,記者在成都城市考古研討會上獲悉,2013年至2019年,為配合“天府文化中心”項目建設,經(jīng)報國家文物局批準,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青羊區(qū)東華門街至成都體育中心一帶,開展了連續(xù)多年的考古工作。
2019-07-23
-
孩子們的暑假怎么過?走進博物館讓你清涼一夏!
左圖 在首都博物館門前排隊等待入館的參觀者。
關鍵詞:  博物館2019-07-21
-
人類文明進程再添重要遺產(chǎn)以色列出土9000年歷史城市
一處有著9000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城市遺址在耶路撒冷周邊意外出土。
2019-07-18
-
倫敦博物館公布新館方案 老舊市場變身文化集結地
倫敦博物館近日公布新館設計方案,老市場的華麗轉身和全天候的開放計劃得到不少人的關注。
2019-07-12
-
科學博物館:從單向到互動的知識傳播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從自然博物館、科學工業(yè)博物館到科學中心,近代科學博物館事業(yè)走過了二百多年的歷程。
關鍵詞:  科學博物館2019-07-11
-
藝博會需更貼近生活
藝博會現(xiàn)場 藝博會現(xiàn)場 伴隨著2019年夏至的到來,一場追求居家般輕松、下午茶般閑適的藝術博覽會——第二屆北京城市藝術博覽會(酒店型)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啟幕。
關鍵詞:  藝博會2019-07-11
-
“年度博物館獎”花落威爾士
英國威爾士首府卡迪夫的圣費根國家歷史博物館。
2019-07-10
-
良渚遺址與用水的智慧
良渚古城及外圍水利系統(tǒng)結構圖 良渚古城遺址毫無懸念地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37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
2019-07-09
-
“良渚文明叢書”首發(fā),以考古學視角多維探尋中華文明的起點
◆繪本《五千年良渚王國》書影。
2019-07-09
-
準確連續(xù)的干支紀日可推算至春秋時期
?、偾~F耳刻漏壺。
2019-07-09
-
良渚的故事(上)
鳥瞰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蔣洋波攝/光明圖片 卞家山墓地出土漆器 國家文物局提供 反山墓地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 國家文物局提供 良渚遺址出土的各種陶器 國家文物局提供 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碧波三萬六千頃,連綿七十二峰,風景異常秀美。
2019-07-07
-
良渚古城遺址為什么能夠成功申遺
嘉賓:秦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博導,參與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文本撰寫) 采訪:范昕(本報首席記者) 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辦的第43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傳來好消息:我國的良渚古城遺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2019-07-07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發(fā)掘中的良渚古城遺址(2011年3月9日攝)。
2019-07-07
-
和博物館打官司?繼承者想要回90年前“出借”的畫
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遺產(chǎn)繼承者,與一家德國博物館發(fā)生畫作歸屬權糾紛,遺產(chǎn)繼承人要求博物館歸還四幅作品。
2019-07-04
-
和碩清雅,大道至簡 顏色可以是唯一的裝飾
月白色緞繡金龍紋銅釘雍正帝御用棉甲 胤禛朗吟閣圖軸 最近,“和碩清雅——雍正故宮文物大展”亮相奉賢博物館新館,作為該館的開館大展,引起大眾廣泛關注。
2019-07-03
-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真實的宋代女性生活刷新既有認知
宋《歌樂圖》中的女性形象。
2019-07-03
-
“博物館奇妙夜”有望在上海成為常態(tài)
“丹青寶筏”2019上博奇妙夜活動上,觀眾在展示自己制作的書畫復制品。
2019-06-28
-
西夏博物館新館開館
12日,西夏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2019-06-13
-
吐魯番洋海墓地還有多少秘密
從新疆吐魯番洋海墓地發(fā)現(xiàn)的遺留物中,鑒定出我國迄今最早的面包實物——這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楊益民副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紅外光譜、淀粉粒和表皮橫細胞分析等方法發(fā)現(xiàn)的成果。
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