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揭示完整的古代礦冶鏈條

      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qū) 揭示完整的古代礦冶鏈條 出土的銅鼎 出土的玉玦 在中國已發(fā)掘的安徽銅陵、江西銅嶺等礦冶遺址中,都沒有發(fā)現(xiàn)墓葬區(qū),唯有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墓葬區(qū),填補了中國礦冶遺址發(fā)掘這方面的空白。

    2016-08-11

  • 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蘇作文物展即將開幕

      2016年8月13日,蘇州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的“蘇·宮——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蘇作文物展”將于蘇州博物館地下臨展廳開幕,展期持續(xù)至11月13日。

    2016-08-10

  • 新疆發(fā)現(xiàn)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遺址

      在通天洞中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

    2016-08-10

  • 《四庫全書》再次入藏故宮

      安放在故宮博物院文淵閣內(nèi)的影印文津閣本《四庫全書》。

    2016-08-10

  • 西周變形獸面紋青銅簋

      中國的青銅時代具有獨特的風(fēng)采,青銅鑄造的文明,成就了一種不變的記憶。

    2016-08-09

  • 清代純銀 鑲玉石珠寶香盒

      所謂香盒,即用來盛裝焚香用的香料的小容器。

    2016-08-09

  • 宋瓷雞哨

      我收藏的兩只宋代的瓷質(zhì)雞哨(如圖),不但形狀上均為站立的雞形,而且大小、重量也幾無二致:高和寬均為5厘米,厚度2厘米,各重17.9克、18.1克。

    2016-08-09

  • 詩意的彩瓷——長沙窯瓷器進京展出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詩詞壺 由北京市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主辦的“詩意的彩瓷——長沙窯瓷器藝術(shù)展” 7月23日在北京藝術(shù)博物館開始為期3個月的展出,展覽展出173件(套)文物。

    2016-08-08

  • 古盾牌:防守的藝術(shù)

      銅夔龍紋盾 秦始皇陵西側(cè)銅車馬坑出土 7月30日,由北京市團城演武廳管理處主辦的中國古代盾牌文化展在京拉開帷幕。

    2016-08-08

  • 小“萌寵”的大學(xué)問

      清乾隆 銅鎏金吐寶神鼬 自去年年底馬未都給博物館中的貓們搭建辦公室并頒發(fā)“貓館長”證書后,觀復(fù)博物館在“萌”的道路上又進了一步,并于日前舉辦了“相看兩不厭——歷代萌寵展”。

    2016-08-08

  • 西藏博物館 科技助推文物保護

      京紅正在仔細(xì)觀察唐卡破損的部位 西藏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文物則是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載體。

    2016-08-08

  • 北京石經(jīng)山整體考古調(diào)查暨大遺址保護規(guī)劃啟動

      北京石經(jīng)山整體考古調(diào)查暨大遺址保護規(guī)劃啟動儀式,7日在房山石經(jīng)刊刻起源地云居寺石經(jīng)山腳下舉行。

    2016-08-08

  • 諸侯王的寶器

      ●西漢·金錯山形銅熏爐 ●出土地點: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 ●墓葬年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保存地點:河北省博物院 公元前113年的春天,漢武帝剛從河洛之地巡游歸來,就接到了異母兄中山王劉勝去世的消息。

    2016-08-08

  • 中國法院博物館:一座記錄法制進程的寶庫

      中國法院博物館新館(資料圖片) 館內(nèi)展出的中國“青銅法典” 《欽定大清會典》 觸控臺上顯示出大案要案的審判信息 參觀游客在互動答題區(qū)體驗 在北京東交民巷與正義路的交叉口,一棟始建于1910年的西式建筑在綠樹的掩映下格外顯眼。

    2016-08-08

  • 敬畏心是藝術(shù)的原點

      敬畏心是人們對自然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及其與人的和諧關(guān)系的敬重、畏懼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具有很強的戒律和自省作用,是人不犯常識性錯誤的自律保障。

    2016-08-08

  • 亦哭亦笑 亦僧亦道

      《個山小像》 八大山人畫作 八大山人紀(jì)念館 位于南昌南郊15華里處、梅湖定山橋畔的青云譜,是一座極具江南特色的園林。

    2016-08-08

  • 明代荊藩王墓葬珍寶薈萃杭州 多件一級文物中國首展

      圖為觀眾看展。

    2016-08-05

  • 中國茶畫的開山之作

      蕭翼賺蘭亭圖(局部)南宋摹本 我國茶畫的創(chuàng)作素材較為廣泛,除當(dāng)時的社會人文生活、自然景觀外,還有一個特點,即創(chuàng)作素材引用于書、典或民間流傳的故事等,閻立本的《蕭翼賺蘭亭圖》是這樣,明代唐伯虎的《陶谷贈詞圖》、清代施楨的《黨姬烹雪》也是這樣。

    2016-08-05

  • 文房清供葫蘆器

      “康熙賞玩”葫蘆碗,內(nèi)書乾隆御詩《恭題壺盧碗歌》。

    2016-08-05

  • 新洲河床古墓搶救性發(fā)掘

      出土的罐。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