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捷《望洋驚嘆》:敘寫如東洋口港壯闊歷史
丁捷的報告文學《望洋驚嘆》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為背景,聚焦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港建設。
2024-03-28
-
血火和諾言淬煉的心路
去年8月,我見到了到沈陽采訪的李舫。
2024-03-28
-
長篇小說《阿娜河畔》:一部蕩氣回腸的兵團歷史長卷
出生成長在兵團的女作家阿舍關于兵團的長篇小說《阿娜河畔》,我是利用工作生活之余的碎片時間連續(xù)三天熬夜看完的,可謂拿起來就放不下,心兒被書中人物的命運牽著走。
2024-03-27
-
《阿喜仔》:獨行者的追光之旅
優(yōu)秀的作家總能選取平凡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進行精心的構思和摹寫,讓讀者從故事里看見身邊人的影子,抑或自己的影子。
2024-03-27
-
《去曇城的路上》:暗示的意義
胡性能在《去曇城的路上》中向我們提供了一種非常恰當?shù)陌凳荆阂粋€將死之人被抬上殯葬師的車,在去往曇城的路上,看著病人臉上的痦子,殯葬師回首往事,并愈發(fā)肯定這人正是當年差點將自己害死的惡徒。
2024-03-27
-
《龍頭香》:兼?zhèn)洮F(xiàn)實關懷和文學追求
我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表達過,中篇小說是百年中國水平最高的小說文體。
2024-03-27
-
《猛虎下山》:荒誕中的些許溫情
還記得20年前的2003年初,我剛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時讀到社里新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就是李修文的《捆綁上天堂》。
2024-03-27
-
從個體生命的故事展現(xiàn)大時代的側影
覃亞四先生已經于1993年去世,他的遺作《江漢春風起》在他去世30年后出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真實的世界,也從中透視了一個大時代的歷史變遷。
2024-03-27
-
好的細節(jié),讓小說長出翅膀
【探尋細節(jié)的魅力和張力】 很多年前,女兒大概四歲,我領著她買童書,在街上看到一位穿著灰色僧袍的尼姑,她驚奇地說:“世界上真的有尼姑呀!”兩三歲的時候,她就問過類似的問題,比如“世界上真的有蝙蝠嗎”。
2024-03-27
-
《大遼河》:流域文明書寫的新探索
津子圍的長篇小說《大遼河》(春風文藝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好書”2023年12月推薦書目),是一部立足遼河流域,多方位描摹流域文明、歷史變遷和現(xiàn)實省思的探索之作。
2024-03-27
-
《劉醒龍地理筆記》:在行走中發(fā)現(xiàn)和抒懷
筆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實文體,篇章一般比較短小,選材多樣,形式自由,像《世說新語》《聊齋志異》等都是流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代表性筆記。
2024-03-27
-
“新東北文學”的東北問題、寫作傳統(tǒng)和新東北故事
摘要: 東北文學的重要寫作傳統(tǒng)之一是表述東北地方意識和現(xiàn)代經驗的興衰沉浮。
2024-03-26
-
變革時代的人民傳記——評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河山傳》
《河山傳》是賈平凹在2022 年至2023 年間創(chuàng)作的一部編年體的長篇小說,小說以時間為經,以人物和事件為緯。
2024-03-26
-
誰不是命系一城?——讀孫頻中篇《一千零一次月落》
許多時候,這塵世并不總是示人以一副堅硬、冰冷、單調的模樣。
2024-03-26
-
劉鵬艷《青山依舊在》:重要的是“怎么寫”
談起小說,讀者包括評論者,所有話題都落在小說寫了什么。
2024-03-26
-
葉耳:一個在哲學夢境中漫游的作家
葉耳寫散文是不按套路出牌的。
2024-03-26
-
蘇熱:讓我們記住一道閃光的模樣
青年寫作者們無法回避他們相對單一的生活經歷和寫作經驗,比如對父輩、對原生家庭的執(zhí)念、 找尋鄭金師、羅志遠和孫昱瑩三位作者的創(chuàng)作共性頗具困難。
2024-03-26
-
《人人都愛尹雪梅》:“漫長的自覺”與“短暫的自證”
凌晨十二點,我終于打開電腦,創(chuàng)建文檔,開始這一篇短評的寫作。
2024-03-26
-
盧欣:每一條路都是通往家鄉(xiāng)的路
一 每當春節(jié)臨近,就得計劃怎么回家。
2024-03-26
-
《冷鹽》:鄉(xiāng)村振興在于興人,鹽之味彌漫在生活每個角落
建立健康鄉(xiāng)村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目標和重點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核心內容。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