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化學反應”

      通過引入“地理”概念推動新詩研究,是近年來詩歌界不時涌現(xiàn)的話題。

    2018-06-05

  • 城市與文學的韻味

      文學不會創(chuàng)建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也不會因為文學而存在。

    2018-06-04

  • 為什么我們看不見他們:為一種青年寫作辯護

      不完整的文學地圖 近年來我主持復旦中文系“望道”讀書班(現(xiàn)當代專業(yè)),十多位本科生參與,每半個月組織一次討論會。

    2018-06-04

  • 張檸:小說與結構

      敘事結構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個層面的意思叫布局結構,第二個層面的意思叫做總體結構。

    2018-06-04

  • 王家新:“上海的街”與“北京的街”

      對我們生活或訪問的城市是否有獨到的感知和藝術發(fā)現(xiàn),這是判斷一個詩人的標準。

    2018-06-03

  • 城市與文學的韻味

      文學不會創(chuàng)建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也不會因為文學而存在。

    2018-06-03

  • 短篇的力量

      我得說,最初面對一堆雜亂的被遮蓋住作者名字的參評稿時,我并沒有過多的期待。

    2018-06-03

  • 寧肯:二十三個問題

      一個平時就關注現(xiàn)實思考現(xiàn)實的作家,寫作時不必強調關注現(xiàn)實,現(xiàn)實就在其骨子里,想象的飛翔中。

    2018-06-01

  • 王文革:詩出平常

      我們生活在一個平常的世界。

    2018-06-01

  • 王鼎鈞:文學作品的境界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里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2018-05-31

  • 散文創(chuàng)作依舊要背靠中國傳統(tǒng)文學理論

      在我看來,中國散文創(chuàng)作的來源依舊也一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理論。

    2018-05-30

  • 謝有順:“要以身體為準繩”

      ? 一 ? 文學是生命敘事,也是靈魂的敘事,但在論到“靈魂”之前,似乎有必要先辨析“身體”一詞。

    2018-05-29

  • 文學的“基層”

      “基層”,應該是一個現(xiàn)代社會才有的社會學概念,是社會組織處于底部的部分。

    2018-05-28

  • 構建文學高峰離不開廣大讀者

      文學作為文化的一種樣式,與廣大人民群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2018-05-28

  • 劉躍進:充分理解文學史研究的復雜性

      “早期文本的生成與傳播”,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2018-05-25

  • 非虛構:一場重建文學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的寫作實踐

      黃燈 文學和現(xiàn)實的關聯(lián),并非一個可以從抽象層面談論,就立即能獲得一勞永逸答案的問題,它需要作家和批評家,面對已有的文學實踐,去共同梳理很多基本的問題,去直接面對現(xiàn)實的難題發(fā)言,更需要新一代的作家和批評家,恢復一種大的關懷和格局,開闊視野,在專業(yè)表達以外,敢于對現(xiàn)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回應,敢于亮明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能夠重新激活文字的活力。

    2018-05-25

  • 散文中的“類散文“

      當下的中國文壇,散文創(chuàng)作十分繁榮,然而好作品不多,精品尤其稀少。

    2018-05-24

  • 精神導師與五四文學的發(fā)生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父”不僅是“子”的養(yǎng)育者,而且還是其思想和精神的培育者。

    2018-05-24

  • 日記的私語言說與解構

      日記文體是最具民間性和最私人化的言說方式。

    2018-05-24

  • 都市景觀,西方想象和現(xiàn)實消費的縫合體

      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都市景觀是文學空間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時期的文學所虛構的空間呈現(xiàn)不同的地理景觀,通過分析這些空間景觀的變化可以管窺中國文化轉型的特點。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