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雨婷:以兒童視角講述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故事
蜿蜒流淌的富水河,音調婉轉的采茶曲,徐魯?shù)拈L篇兒童文學新作《小菊的茶山》從孩子的視角,描繪了在全國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贛、湘、鄂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區(qū)兒女從遠方回歸家鄉(xiāng)山水,以新的奮斗狀態(tài)投身振興農(nóng)村建設的昂然景象。
2023-02-23
-
去寫詩吧,探索更大的宇宙
收到周其星老師的新作《更大的宇宙》,第一眼就被橙黃與淺綠的封面所吸引——黃的陽光與小樹,綠的飛馬與孩童,這寥寥幾筆的懵懂與童真,無聲勝有聲地詮釋了“在想象中通往無限,在詩意中塑造生活”的魔力與蘊意。
2023-02-23
-
為孩子造夢的人
解放公園前面的那條小路,倔強又寧靜,和2015年的時候不一樣,也和植物園前面的那條路也不一樣。
2023-02-21
-
對“批判的兒童”的期待
赴劍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中心訪學期間,浙江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學者趙霞多次與英國兒童文學學者、作家、翻譯家等人士展開學術對談,站在中國兒童文學學術發(fā)展的立點,對西方研究進行審視和經(jīng)驗的提取,并形成新作《一切無不與童年有關:劍橋兒童文學對話》。
2023-02-21
-
《滾大冰》:現(xiàn)實與回憶中的“故鄉(xiāng)”
李謙 《滾大冰》,李謙著,中信出版社2023年1月第一版,32.00元 民俗往往寄托著人們對美滿團圓的憧憬,飽含著在外漂泊的游子對故鄉(xiāng)最樸素的思念。
2023-02-21
-
把兒童潛在的精神胚胎發(fā)展成為顯性的生命力
《童年與教育——朱永新對話蒙臺梭利》 朱永新編著 商務印書館2022年10月 作為第一個讀者,非常開心將朱老師新作《童年與教育——朱永新對話蒙臺梭利》先睹為快。
2023-02-20
-
“李大貓小傳”:鄭春華的“誠摯”世界
李大貓小傳(全三冊) 鄭春華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3年1月 提及鄭春華的創(chuàng)作,筆者首先想用“誠摯而純粹”加以概括。
2023-02-16
-
王雨婷:以兒童視角講述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故事
蜿蜒流淌的富水河,音調婉轉的采茶曲,徐魯?shù)拈L篇兒童文學新作《小菊的茶山》從孩子的視角,描繪了在全國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贛、湘、鄂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區(qū)兒女從遠方回歸家鄉(xiāng)山水,以新的奮斗狀態(tài)投身振興農(nóng)村建設的昂然景象。
2023-02-16
-
白洋淀的童話
賈為是河北保定籍青年兒童文學作家,她一直用一顆天使般的心靈在作媽媽、當老師、寫童話,語言真摯、情感動人一直是她為人為文的特點。
2023-02-16
-
獨家 | 專訪90后創(chuàng)作者孔陽新照:我不認為兒童文學作品不能提死亡、孤獨和分離
“享受孤獨,只有孤獨才能誕生真正的美”。
2023-02-14
-
童年本位張揚 幻想文學翱翔
2013年到2016年是中國兒童文學從“黃金十年”到“黃金二十年”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期間迎來了幻想文學的創(chuàng)作熱,在網(wǎng)絡上傳播的奇幻、玄幻、仙俠小說一個個變身IP大劇,登上了各大衛(wèi)視的熒屏。
2023-02-14
-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小年夜在平遙遭遇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踏雪尋訪古城那一絲絲煙火氣時,忽然發(fā)現(xiàn),觀察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就像在雪中尋梅。
關鍵詞:  兒童文學2023-02-14
-
荊凡《橡皮擦樂隊》:“夕陽”中生命的珍貴光芒
青年作家荊凡以朝陽般的兒童視角,聚焦新時代的老年群體,看取“夕陽”中生命的珍貴光芒,書寫了一部深具現(xiàn)實關懷的兒童小說《橡皮擦樂隊》。
2023-02-13
-
塑造鄉(xiāng)村少年新形象
兒童文學作家黎俊生年逾八旬,仍筆耕不輟。
2023-02-13
-
《小號童詩?動物園》:未曾被發(fā)現(xiàn)的新大陸
“小號童詩”的緣起,來自詩人和戲劇導演柳亞刀的提議。
2023-02-11
-
葉廣芩《熊貓小四》:一曲人與動物的生命歡歌
《熊貓小四》是葉廣芩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動物與孩子”系列作品中的一部。
2023-02-10
-
小兒歌 大文學
廣義而言,兒歌亦屬兒童詩范疇。
2023-02-10
-
中國兒童文學的美育擔當
兒童美育是文化強國的題中之義,也是兒童個體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
2023-02-10
-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劉緒源先生曾在《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一書中,打破了體裁、題材、風格、流派這些劃分類別的界限,將兒童文學作品劃分為“愛的母題”“頑童的母題”和“自然的母題”三種類型,其中又將“愛的母題”細分為母愛和父愛。
-
前行的風景:《石榴船》的家園構建
曹文軒在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頒獎典禮上發(fā)表題為《文學:另一種造屋》的獲獎演說,提出“寫作便是建造房屋”這一比喻:“當我意識到了我所造的屋子不僅僅是屬于我的,而且是屬于任何一個愿意親近它的孩子時,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蛻變與升華……我越來越明確自己的職責:我是在為孩子寫作,在為孩子造屋……我必須為他們建造這世界上最好、最經(jīng)得起審美的屋子,雖然我知道難以做到,但我一直在盡心盡力地去做。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