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作為抵抗:納粹占領時期的荷蘭地下文學
2020年12月4日,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在國際合作部“海外名家講學計劃”的支持下舉辦線上講座,主題為“文學作為抵抗:納粹占領時期的荷蘭地下文學(1940-1945)”。
2020-12-30
-
當它從很小慢慢長到成年的體型 我開始在思考它離開的那天怎么辦
主題:彌合生活的兩種方式——《我的朋友阿波羅》新書分享會 時間:2020年12月5日 地點:思南公館 嘉賓:胡 桑 詩人、翻譯家,來自同濟大學中文系 傅踢踢 作家、編劇、自媒體人 項斯微 作家、《小說界》雜志資深文學編輯 主持:管舒寧 《我的朋友阿波羅》責編 誰說我們就得像別人那樣生活 管舒寧:兩年前,也是一個秋天,具體時間是2018年11月4日,一年一度的美國國家圖書獎揭曉,獲得小說類最高獎的就是這本《我的朋友阿波羅》。
2020-12-28
-
以獨特的詩歌向舒爾茨致敬
12月5日,“致敬舒爾茨——舒爾茨《鱷魚街》、黑陶《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關鍵詞:  舒爾茨2020-12-28
-
“文學紀念碑”叢書舉辦十周年紀念沙龍
“文學紀念碑”叢書自2010年《納博科夫傳》的出版開始,旨在文學傳記、詩學批評、回憶錄、日記、書信等領域發(fā)掘體量豐厚、見識通透、聲譽卓著的佳作。
關鍵詞:  “文學紀念碑”2020-12-28
-
變局中的美國亞裔文學
12月4日至6日,“2020美國亞裔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在延邊大學召開。
關鍵詞:  美國亞裔文學2020-12-28
-
北方謙三和大澤在昌:日本小說二巨匠攜新作共登暢銷榜
在最近由東販發(fā)布的12月第一周文藝類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兩位赫赫有名的小說巨匠寶刀不老,攜新作共同登榜。
-
勒泰利耶以燒腦小說《反常》贏得法國文學最高獎
埃爾韋·勒泰利耶及其龔古爾獎獲獎小說《反?!贰?/p>
2020-12-27
-
紀念|科幻研究泰斗詹姆斯·岡恩去世,享年97歲
編者按:著名科幻小說作家、編輯、學者和評論家,前美國科幻奇幻協會主席詹姆斯?岡恩于2020年12月23日去世,享年97歲。
-
悲劇為何要被閱讀?
我沒有見過比戈德希爾更熱愛舞臺的古典語文學家了。
-
從約翰·巴肯到勒卡雷
“我想請教政府,我們的情報機構能否從約翰·巴肯的時代進入約翰·勒卡雷的時代?讀過約翰·巴肯的人都會記得,他筆下的特務頭子是一位神秘的貴族,只有少數統治國家的核心圈子成員才知曉他的名字。
2020-12-22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獎
12月19日,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揭曉并舉行頒獎典禮。
-
“拉美作為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x拉美?
今夏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出版了墨西哥思想家薩穆埃爾·拉莫斯的《面具與烏托邦》,系“拉美思想譯叢”推出的第一本書。
關鍵詞:  拉美文學2020-12-21
-
約翰·勒卡雷:直面人生的道德困境
“似乎只差那么一小步,就可以一躍而過……”許多年后,憶及間諜生涯中唯一一次產生變節(jié)念頭的時刻,英國作家約翰·勒卡雷如是坦陳:間諜當久了,越來越靠近邊緣,在這個“邊緣”地帶,道德判斷變得異常模糊……這個原名叫大衛(wèi)·康威爾的英國漢子,最終還是經受住了考驗,沒有叛逃莫斯科。
關鍵詞:  約翰·勒卡雷2020-12-16
-
約翰·勒卡雷:在秘密世界之外,為更大的世界建造劇院
英國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于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在英國康沃爾逝世,享年89歲。
關鍵詞:  約翰·勒卡雷2020-12-15
-
有用的答案:卡波蒂的短篇小說
美國從來就不是個喜愛閱讀的國家,更遑論所謂的文學性小說了。
關鍵詞:  卡波蒂2020-12-14
-
孫甘露:勒卡雷超越了間諜小說家,是一流寫作者
英國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于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
-
《柏林諜影》 作者約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歲
據外媒12月14日消息,英國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文學經紀人約翰尼·蓋勒(Jonny Geller)表示,勒卡雷于當地時間周六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
關鍵詞:  約翰·勒卡雷2020-12-14
-
道格拉斯·斯圖亞特談《舒吉·貝恩》和2020布克獎
道格拉斯·斯圖亞特(邵仄炯繪) 2020布克獎得主、蘇格蘭文學新人道格拉斯·斯圖亞特(Douglas Stuart)的小說處女作《舒吉·貝恩》(SHUGGIE BAIN)寫的是1980年代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窮苦家庭,染上酒癮的單親母親與三個孩子尤其是幼子舒吉的關系。
-
“理解自己的渺小,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對正在來臨的死亡,我將不做任何抵抗。
-
碎片:我們?yōu)楹蚊詰僮骷业膶懽鳌爸苓叀?/a>
對于喜歡的作家的寫作“周邊”——書信、筆記、隨感、訪談等等,我們常常趨之若鶩,有趣的是,作家本人對這種迷戀,總是與我們站在相反的立場。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