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
法文版《聊齋志異》封面 資料圖片 法國映象出版社與北京外研社今秋在巴黎推出《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將蒲松齡《紅玉》等五十余篇名作配以清朝畫家的精美插圖,首次在西方面世。
關鍵詞:  《聊齋志異》2020-10-22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聊齋志異》法文版封面及封底 今秋,法國映象出版社與北京外研社在巴黎聯(lián)合推出線裝繪圖本《聊齋志異》法文版,將蒲松齡《紅玉》等五十余篇名作配以清朝畫家繪制的精美插圖,首次在西方面世。
-
傅雷“神似說”對譯學中西對話、古今對話的啟示
宋學智 吉林外國語大學教授,上海浦東傅雷文化研究中心顧問;主要從事翻譯學、法國文學研究。
-
您還有不少翻譯手稿未完成,怎么能半途而廢呢……
他是法國文學研究、翻譯的泰斗,在翻譯、教學和研究三大領域同時取得卓越成就。
關鍵詞:  鄭克魯2020-09-25
-
余中先:鄭克魯先生是中國翻譯道路上的前行者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9月20日晚10點在醫(yī)院去世,享年81歲。
-
袁筱一:鄭老的翻譯貼近原文,尊重原著文風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9月20日晚10點在醫(yī)院去世,享年81歲。
-
一生著述4000萬字的他,不僅是法國文學翻譯的守望者
鄭克魯及其譯作。
-
紀念|鄭克魯:我與雨果小說的翻譯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2020年9月20日晚10點在醫(yī)院去世,享年81歲。
-
《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舍棄與爭取
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說《小婦人》里,來到紐約的喬前往報社投稿,面對達什伍德先生的追問,她撒謊自己不是稿件的作者,也拒絕署名。
關鍵詞:  《小婦人》露易莎·梅·奧爾科特2020-08-31
-
認識中國文化的一個潛力無窮的窗口
·就方法論而言,新世紀以來英語世界的魯迅研究專著和傳記各有側(cè)重,但都可以歸到文化研究的理論和范式中 ·魯迅不僅是世界級文豪,而且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
關鍵詞:  西方魯迅研究2020-08-27
-
從翻譯看文化交融中的實踐性
2018年,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的《情感與行動》一書在中國出版。
-
懷念舒昌善先生:人類的群星閃耀
舒昌善(1940-2020),翻譯家,浙江上虞人,德國哲學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師范大學。
-
林少華對談李繼宏:不存在100%對等的翻譯
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林少華、李繼宏這兩位翻譯家展開了三場深度對話,暢談東西方文學翻譯的魅力。
-
仿唐詩《瓷亭》的德譯菱形詩尋蹤
法國女作家、翻譯家、評論家俞第德(Judith Gautier)在父親的熏陶和影響下,除了在文學上頗有造詣之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迷”。
-
譯壇雜憶:可敬可親戈寶老
后排左起2周玨良,3畢朔望,4楊豈深,5吳富恒,6戈寶權(quán),7湯永寬,8 屠珍,9梅紹武; 中排左1吳富恒夫人,2董樂山;前排右1施咸榮,2郭繼德,3楊武能,4陳冠商;余為座談會東道主。
關鍵詞:  戈寶權(quán)2020-08-10
-
羅陽:“翻譯的使命是溝通和交流,為讀者服務”
作為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羅馬尼亞曾涌現(xiàn)出一批久負盛名的“中國通”。
2020-08-09
-
宗笑飛:憶郅溥浩先生
“2020,活著就好”。
-
許鈞:何為譯、譯何為、為何譯
漫漫五千年的歷史,浩浩百余年的現(xiàn)代化,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一直在那兒。
-
郭宏安:三駕馬車永遠在路上——我的學術(shù)自傳
1943年2月,我,郭宏安,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個工人家庭里,以下有弟弟妹妹四人。
-
走在中國文化傳播之路上
圖①:拉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