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田野檔案:當博物學家遇到“袍哥”與土匪

      書名:《地方知識與自然階序:華西的植物研究與人類學》 作者:李如東 出版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華西協(xié)合大學是20世紀初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國的教會組織在成都華西壩創(chuàng)辦的一所教會大學。

    2019-01-25

  • 《蒙古國紀行》:從烏蘭巴托到阿爾泰山

      書名:《蒙古國紀行》 作者:羅豐 出版單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2006年夏進行的蒙古國考察,是一次以中國學者為主、多國多學科人員共同參與的蒙古歷史考察之旅,歷時14天,行程2800公里。

    2019-01-25

  • 記憶,跨越時空的存在

      美食,給人直觀的感覺便是吃,食其味,知其性也,大抵如此吧。

    2019-01-04

  • 善與惡 罪與罰

      藏族作家萬瑪才旦的小說《普布》對于人性的書寫極為樸素。

    2019-01-04

  • 遙望夢想河

      我在一篇文章中寫到:“位于北京潘家園附近的華威北里48棟樓,是我經(jīng)常造訪的地方。

    2019-01-04

  • 在詩歌的旅途上結伴而行

      詩歌是打開人類隱秘心靈的一把鑰匙,在紛擾而孤單的世界里,能夠真正找到這一把鑰匙的人大都會愛不釋手。

    2018-11-06

  • 高山峽谷中的靈魂之旅

      白族詩人何永飛的長詩《茶馬古道記》分為“千年蹄印”、“高原魂歌”、“生命情弦”、“歷史血脈”四章,對茶馬古道進行詩意的抒寫。

    2018-11-06

  • 歲月沉淀的渾厚氣象——評張昆華散文集《香格里拉草原上》

      張昆華是云南省獲獎無數(shù)、聲名遠播的彝族老作家。

    2018-11-06

  • 《倮伍拉且詩歌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美學》出版

      2018年7月,由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張放教授和博士生韋足梅、吳敬玲合著的《倮伍拉且詩歌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美學》一書,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2018-10-30

  • 優(yōu)秀民族文學需要好翻譯

      瑞典漢學家馬悅然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喜歡問我,為什么我們的作家不能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實,不是中國作家的作品不優(yōu)秀,只是你們的翻譯水平太差了。

    2018-10-20

  • 邱婧:當代涼山彝族社會流動中的文學想象

      近年來,隨著少數(shù)民族文學學科的發(fā)展以及人類學社會學領域對少數(shù)族裔的關注,無論是涼山地區(qū)彝族文學的發(fā)展,還是涼山地區(qū)彝族的社會流動,都分別是相關學科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

    2018-10-18

  • 思想和形象 繼承與創(chuàng)新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他的長篇巨著《悲慘世界》序言里寫到:“只要本世紀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還得不到解決;只要在某些地區(qū)還可能發(fā)生社會的毒害,換句話說,同時也是從更廣的意義來說,只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書《悲慘世界》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益的。

    2018-10-10

  • 讓沙漠變成綠洲

      一直很佩服像《鼠疫》《白鯨》或是《失明癥漫記》那樣的小說,用一個城市或一種地貌去象征人類的某種生存困境,探析人類在此困境中的精神生活。

    2018-10-10

  • 少數(shù)民族文學類期刊的社會責任擔當

      近年來,少數(shù)民族文學類期刊在推動少數(shù)民族文學繁榮發(fā)展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2018-10-10

  • 恩重如山 情長似江

      我讀過白庚勝先生的一些著作,又在魯院當過他的學生。

    2018-10-10

  • 不同抉擇中的命運變遷——評蘇蘭朵小說《雪鳳圖》

      滿族女作家蘇蘭朵最近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雪鳳圖》(《北京文學》,2018年7期),有著嚴謹而又曼妙的藝術構思。

    2018-09-05

  • 空靈清新 明澈靜美——讀綠蒂詩集《北港溪的黃昏》

      我第一次見到綠蒂先生,是1991年8月在北京。

    2018-09-05

  • 扎根腳下的土地 書寫靈魂的天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chuàng)造。

    2018-09-05

  • 胡可:我國民族題材戲劇創(chuàng)作漫談(節(jié)選)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018-08-28

  • 少數(shù)民族與重新發(fā)現(xiàn)“世界文學”

      《域外小說集》 《福樂智慧》 《突厥語大詞典》 《世界文學》雜志 《譯文》雜志 在文化傳播、交往、接受、融合之中,這些由少數(shù)民族所帶來的視角轉換,激活了一度沉寂的文學遺產(chǎn),敞亮了被遮蔽的文學地理,讓“世界”的圖景更加完整,也成為建構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一種有效途徑。

    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