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冠中與龍?zhí)逗暮苫?/a>
吳冠中 荷塘 彩墨畫 144×368.5cm 1997年 吳冠中與龍?zhí)逗暮苫? 10月3—4日,保利香港秋季拍賣會將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
2016-10-09
-
郭蘭英:蘭為眾花香 我為人民唱
“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小芹我洗衣到河邊……”64年前,郭蘭英主演的民族原創(chuàng)新歌劇《小二黑結婚》唱響大江南北。
2016-10-08
-
此心早已許昆侖
劉傳銘速寫,蔡華偉繪 9月5日。
2016-10-07
-
懷湯翁而念郭公
湯顯祖(1550-1616) 逝世四百周年,紀念活動精彩紛呈,佳評不絕。
2016-10-04
-
嚴曉頻:藝術之路當細水長流
23年前,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讓觀眾記住了在劇中扮演姜文妻子“郭燕”的嚴曉頻。
2016-10-01
-
曾靜萍:梨園戲的韻是有呼吸的
8月份,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曾靜萍帶著新編梨園戲《御碑亭》來到北京,參與2016 “北京故事”優(yōu)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在劇空間劇場上演兩場。
2016-10-01
-
80后王笑晗:雜念太多是鋼琴家大忌
80后王笑晗是我國著名鋼琴家,以未受過任何專業(yè)作曲教育的“業(yè)余愛好者”身份參加鋼琴和小提琴作品大獎賽,并連連獲獎;指揮過不少國家的樂團;曾經有過一年五六十場音樂會的職業(yè)演奏家記錄……在行家和音樂愛好者眼里,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
2016-09-30
-
倫福儒:一位國際考古名家
1897年,法國著名畫家高更創(chuàng)作《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里去?》這幅經典畫作時,世界考古學已經建立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并試著開始回答這些問題。
2016-09-30
-
王佩瑜:用新手段推廣京劇藝術
’ 王佩瑜 1978年生于蘇州, 上海京劇院余派(余叔巖)女演員,扮相俊秀,演唱古樸雋永。
2016-09-29
-
中國動漫勿忘“移山心力”
蔡華偉繪 張樂平,1910年11月出生,浙江海鹽人,中國當代杰出的漫畫家之一。
2016-09-29
-
秦怡:我寫的抗戰(zhàn)劇有我妹妹的身影
昨天,參加2016重陽節(jié)老藝術家大型公益演出的秦怡在臺上接受記者采訪。
2016-09-28
-
張瑜:選擇終身學習之路
約訪張瑜,張瑜一開始非常認真地推辭,“我這些年沒有為觀眾奉獻新作品新角色,就像無功不受祿一樣,作為一名演員,沒有新作品,有什么資格接受采訪呢?”在咖啡廳的見面,張瑜早早到了,人正多,張瑜靜靜坐在角落一隅,看著外面川流不息的人群,猜想著人們的經歷和故事。
2016-09-28
-
徐靜蕾:最美的書法家?
徐靜蕾沉默許久了。
2016-09-27
-
吳為山:讓世界感受中國文化的微笑
今年4月,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被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授予了“講好中國故事文化交流使者”的聘任證書,與莫言、姚明、郎朗等50多位學術大家、文化名家、社會名流一起受聘擔任首批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交流使者。
2016-09-27
-
真正的評價是時間——獨家專訪導演陸川
人物小傳 陸川 導演、編劇、制片人,代表作品有 《尋槍》 《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王的盛宴》《我們誕生在中國》等。
2016-09-23
-
李雪健:演戲響當當,做人靜悄悄
李雪健 周國梁攝 個頭不高,有些瘦弱,在略顯嘈雜的會場,即使與他面對面只隔幾十厘米說話,他仍會有些聽不清。
2016-09-23
-
戲劇評論家劉厚生:心為戲生 安貧樂道
劉厚生(速寫) 蔡華偉繪 上次拜訪劉厚生先生,是2015年年底,為先生做學術專訪。
2016-09-22
-
楊洋:不想被偶像定義束縛,希望角色被關注
楊洋參加新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發(fā)布會。
2016-09-22
-
陸川:一個不斷“轉身”的導演
陸川,生在新疆,是圭屯生產建設兵團子弟,在新疆戈壁灘上長大;后來隨父母遷入北京,在廣電部大院里成人。
2016-09-21
-
從劇目志看程硯秋
程硯秋劇照 劇目是戲劇大師留給后世的直接藝術憑據,是其人生軌跡的鮮明反映。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