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自然歷史博物館:老建筑讓博物館活起來
傳說中的“洛龍”橫臥在博物館入口 雖然馬尼拉人看到一座幾代人都熟悉的建筑被周邊的護欄遮擋了20年,歷經(jīng)幾任總統(tǒng),如今護欄還沒有拆掉,但是,不久前,被護欄所圍起來的建筑已經(jīng)舊貌換新顏——一座讓一個國家、讓一座城市久久期待的菲律賓自然歷史博物館,終于開館了。
2018-07-13
-
西藏啟動阿里考古調查與發(fā)掘工作
新華社電7月9日,由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等國內(nèi)5家科研院校聯(lián)合開展的2018年西藏阿里墓葬考古調查與發(fā)掘工作正式啟動。
2018-07-13
-
天津博物館舉行清代滿族文化展
7月10日,由天津博物館和北京市團城演武廳管理處合作推出的“我的滿族人生——清代滿族文化展”在天津博物館開展。
2018-07-13
-
河北黃驊發(fā)現(xiàn)漢末三國時期多室磚式墓葬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黃驊市文物部門獲悉,在黃驊市齊家務鄉(xiāng)政府東側一取土工地發(fā)現(xiàn)青磚碎塊,經(jīng)考古人員發(fā)掘推斷,這是一處漢末三國時期的墓葬。
2018-07-13
-
為文物保護利用插上科技翅膀
作為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一件具有極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稀世文物,因瓶身腹部繪有王羲之愛蘭圖,陶淵明愛菊圖,周敦頤愛蓮圖,林和靖愛梅、鶴圖,故稱為四愛圖梅瓶。
2018-07-13
-
我國建立國有館藏文物退出制度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為加強對國有館藏文物退出的管理,促進文物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施行《國有館藏文物退出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國有館藏文物退出機制正式建立。
2018-07-13
-
聽新意與古韻匯成的交響樂
“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考古成果展”登陸中國國家博物館了!日前在展覽所在的南9展廳,記者看到展廳被布置成一個回環(huán),順時針依次為“序廳”和“沉銀出水”“考古新章”。
2018-07-13
-
“江口沉銀”走進國博引發(fā)公眾觀展熱情
“張獻忠沉銀的傳說太有名了,沒想到傳說居然是真的!”“今天就是想來看看他到底沉了哪些寶藏!”……6月26日,上千名觀眾同時涌入中國國家博物館,氣氛火熱。
2018-07-12
-
山東舉辦渤海平原抗日根據(jù)地文物展
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7周年,“渤海平原抗日根據(jù)地文物展”近日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博物館舉辦。
2018-07-12
-
守望敦煌:從旁觀者到傳播者
5月1日,“我在敦煌講壁畫”——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首期營在甘肅省敦煌市敦煌研究院開營。
2018-07-12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已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時期文物
歷經(jīng)數(shù)千年,馬坑中的馬匹遺骸仍清晰可見。
2018-07-12
-
河南博物院推出暑期“文化套餐”
7月9日,由河南博物院、鄭州市教育局主辦的“河南博物院第八屆暑期少兒活動節(jié)——中原文化我傳承·老家河南篇” 在河南博物院啟動。
2018-07-12
-
美國“國家圖書館周”的發(fā)展歷程
美國蓋洛普公司1955年的調查顯示,幾乎2/3的美國成年人除了《圣經(jīng)》幾乎沒有讀過任何其他書;1957年的一項調查則顯示,僅有17%的美國人在讀書。
2018-07-12
-
長江中游地區(qū)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位于長江中游腹地的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將崛起一座考古遺址公園。
2018-07-11
-
陜西:蟲坪塬遺址發(fā)掘為“秦晉之好”尋源
今天被用來指代婚姻的成語“秦晉之好”,最初源于春秋時期秦國與晉國之間的政治聯(lián)姻。
2018-07-11
-
重慶龜陵城遺址考古工作初步完成
日前,重慶涪陵區(qū)龜陵城遺址的考古工作已初步完成,考古人員目前已基本摸清龜陵城遺址的遺存類型及現(xiàn)狀,廓清了遺址的布局和結構。
2018-07-11
-
面向海洋的科技人文之光
泉州灣宋代古船陳列館展示的古船 今人制作的明代鄭和寶船模型 元代印度教毗濕奴石雕立像 10世紀波斯孔雀藍釉陶瓶 “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說起泉州,怎么都繞不開海洋這兩個字。
2018-07-10
-
文物保護:洛陽實現(xiàn)“多規(guī)合一”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集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先進集體”“全國優(yōu)秀文物保護展示利用工程”……近年來,諸多榮譽被授予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局,對于一座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這些榮譽背后是專業(yè)工作者與廣大民眾的信念與堅守。
2018-07-10
-
我國規(guī)范涉案文物鑒定評估管理辦法
近日,國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海關總署聯(lián)合印發(fā)《涉案文物鑒定評估管理辦法》。
2018-07-09
-
中國文物“走出去”的早年故事
參加中國藝術英倫國際展覽會的中英工作人員與英國海軍重巡洋艦“薩??恕碧柵為L等合影(左四馬衡,左五為鄭天錫特派員,右二為莊尚嚴,右四為唐惜芬) 資料圖片 【守望家園】 在中國古代,除了戰(zhàn)爭掠奪等不可抗力外,通過朝廷賞賜和對外貿(mào)易等途徑,文物及藝術品流入域外并不罕見。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