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寫作何以推動網絡文學新變?
當我們論及數(shù)碼技術發(fā)展對網絡文學的影響,或許首先應該關注的,并非以目前可預見的技術條件是否能真正實現(xiàn)人工智能代替人類寫小說,而是數(shù)碼技術的底層邏輯如何深刻地形塑著今天網絡文學作者與讀者的想象力,改變著他們對文學與敘事的理解。
2023-07-02
-
中國網絡文學的屬性和經典化路徑
摘要:中國網絡文學是中國傳統(tǒng)通俗小說的當代呈現(xiàn),它的根是中國傳統(tǒng)通俗小說,具有傳統(tǒng)性和中華性特征。
-
撤退與挺進:一種面相和表情
當一個人開始撤退,有關他的事情,正在顯露出來。
關鍵詞:  《糖婚:人間慢步》2023-06-27
-
《鐵骨錚錚》:刻寫在鐵軌上的中國精神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現(xiàn)實題材網絡小說的大力扶持與精品化創(chuàng)作傾向的大力提倡,以題材細分見長的網絡類型小說有了“用武之地”,大批作家積極開拓文學表現(xiàn)場域,提高作品精神品格,探索讀者接受形式,展現(xiàn)了網絡文學有為的一面。
2023-06-27
-
發(fā)展適老網絡文藝,正當其時
當下,鑒賞網絡文藝早已不只是青少年的“專利”,美國娛樂軟件協(xié)會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表明,2021年有1/5的超過50歲的美國人都在賞玩網絡文藝。
關鍵詞:  適老網絡文藝2023-06-27
-
《扎西德勒》:塑造陽光自信奮斗的青年群像
縱觀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中國青年形象的建構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相伴而生,陳獨秀的《敬告青年》、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李大釗的《青春》等,都塑造了被社會迫切需要的現(xiàn)代青年形象。
2023-06-26
-
網絡文學批評理論建構:不斷重返歷史“現(xiàn)場”與當下情境
關于“理論化”的探討早在上世紀已經引起關注,根據喬納森·卡勒的說法,自1960年代起,一種被稱為“理論”的東西開始興起。
2023-06-26
-
如何營造良性的全版權市場環(huán)境?
2018年,金庸起訴江南《此間的少年》侵權,號稱“同人作品第一案”,由此引發(fā)了人們對同人創(chuàng)作的版權歸屬及法律保護范圍等問題的探討。
2023-06-26
-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她與燈:在寫作當中重構古意與浪漫
網絡文學蓬勃、鮮活地在這個時代生長著,以它的無限想象,以它的爛漫可愛,以它的現(xiàn)實沉思,給予這個國家數(shù)以億計的讀者以各種形式的能量與元氣,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與可能。
-
網絡文學中作為“圣狀”的爽感:處在痛苦中的享樂
“爽”者,何物也? “爽”被看做是網絡文學,尤其是所謂的YY小說的標簽,體現(xiàn)出作家或學者的良苦用心。
2023-06-21
-
網絡文學與“90 年代”的連續(xù)性
一 最近兩年,一些學者就中國網絡文學的源起問題展開了比較熱鬧的討論。
2023-06-20
-
網文獨家|“沒有人能打擾我,造一個我的次元”
“整頓職場”、“反PUA達人”、“清醒且自由”、“網生一代”,當大家談起“95后”“00后”時,總會想起這些個性化的詞語,這一代有著更直截了當?shù)谋磉_方式,追求遵從自己內心感受的生活,熱愛時尚和創(chuàng)意。
-
迷住老外,中國網絡文學比大家想象的能干
當網絡文學成為眾多中國青年讀者的選擇時,很多人并沒有想到,外國網友早就在追更了。
2023-06-19
-
網絡文學揚帆遠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2023-06-16
-
中國網絡文學已成“世界大眾文藝重鎮(zhèn)”
近日,主題為“多彩亞洲 精彩世界”的2023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在杭州舉辦。
2023-06-13
-
現(xiàn)代漢詩與視頻平臺“相遇”
在網絡文學龐大的版圖中,網絡詩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存在。
2023-06-10
-
黃楊:網絡玄幻小說與道教文化的內在關聯(lián)
摘要:玄幻小說與其他網絡小說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與傳統(tǒng)文化關系更為密切。
-
希行作品論:古代言情的當代折射
從2009年業(yè)余時寫就的《有女不凡》到如今炙手可熱的作品《洛九針》,起點白金作家希行以古言文風與“大女主小說”等作品標簽為讀者熟知,并在網絡文學界獲得了較高知名度,其于2017年榮獲第二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及《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TOP100榜單》女作家影響力第七名;作品《大帝姬》于2018年榮登“閱文超級IP風云盛典暨第三屆中國原創(chuàng)文學風云榜盛典”年度原創(chuàng)風云榜;2018年作品《君九齡》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家協(xié)會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17年優(yōu)秀網絡文學原創(chuàng)作品推介名單……這些標簽卻從未成為其自身創(chuàng)作的桎梏。
-
《我為中華修古籍》: 守藏百代,與時舒卷
卷軸鋪陳,落筆云煙,墨跡氤氳,尨眉皓發(fā)的老學究整日沉浸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之中,不問世事,專心學問,這可能是普通人對古籍出版與修復工作的第一印象。
關鍵詞:  《我為中華修古籍》2023-06-05
-
同人創(chuàng)作的多種可能:從眼前到遠方
同人創(chuàng)作不止于一種文學類型,也不只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