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的抗戰(zhàn)書寫:國家至上
一、底色蒼涼悲壯的抗戰(zhàn)文學軌跡 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書寫愛國主題的作家中,老舍占有獨特的地位,不僅因其庚子國難烈士之子的身份,更是由于他的抗戰(zhàn)書寫貫通了現(xiàn)代文學史。
2023-10-20
-
長虹耀云巔 牽風駕鶴行——徐懷中先生其人、其文、其事散記
2023年1月14日凌晨,徐懷中先生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駕鶴西游,壽年九秩又四。
2023-10-17
-
胡適:從“前鋒”移到“后衛(wèi)”?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夕,當時還不到二十歲的胡繩寫下了這樣一段評價胡適的話: 中國的歷史過得太快了,五四運動到現(xiàn)在不過二十年,在當時激烈地打過一番“硬仗”的戰(zhàn)士雖然大半都還健在,卻已經(jīng)在時代的背景前經(jīng)過不止一次的蛻化,在今日的進步的青年的眼前都已經(jīng)成了模糊的影子了。
2023-10-16
-
“革命的說書人”——重讀趙樹理文學的一個視角
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上,趙樹理以其“通俗化”敘事彌合了五四“新文學”與下層民眾的隔閡,又憑借對“民族形式”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成為“新的人民的文藝”的典范。
2023-10-11
-
“六個瞬間”:阿Q的本能革命意義與中國世紀難題
一、表象之爭:“向上超越”還是“向下超越” 2011年,汪暉在《現(xiàn)代中文學刊》第3期發(fā)表了《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紀念作為開端的辛亥革命》(以下簡稱《六個瞬間》),這是一篇具有學術(shù)轉(zhuǎn)折意義但又很有爭議的文章,從發(fā)表伊始就引起了學界的關(guān)注和討論,不到十年就成了汪暉在中國知網(wǎng)下載量最高的論文,充分反映出學界對此文的重視程度。
2023-10-07
-
周立波:將“土香土色”撿拾起來
如今的湖南益陽清溪村,荷塘、稻田之間新建了許多作家書屋。
2023-09-27
-
李音:作為民族之聲的文學
一 《朝花夕拾》 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抑或另一種記憶的復活 1932年末,在《自選集》序言中,魯迅以回顧的姿態(tài)將自己的“文學”生涯描述為兩個階段:始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的創(chuàng)作——出于對絕望和虛無的反抗,對寂寞的戰(zhàn)士的聲援;自《新青年》的團體散掉、同人分化而進入“彷徨期”,頂著“作家”頭銜的魯迅孤獨地在沙漠上走來走去,散兵游勇布不成陣,于是小感觸化成了散文詩《野草》,得了整齊的材料便做成了十一篇小說,“謂之《彷徨》,愿以后不再這模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3-09-25
-
“真正的生產(chǎn)者的藝術(shù)”
編者按:今天是魯迅先生誕辰142周年的紀念日,我們特此推送李國華老師《生產(chǎn)者的詩學——魯迅雜文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3-8)一書導論,以饗讀者。
2023-09-25
-
孫歌:魯迅的所有文字里都包含了雜文的靈魂
“并非要和現(xiàn)在一般的詩人爭一日之長,是有別種意義在,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于前驅(qū)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于摧殘者的恨的豐碑。
2023-09-25
-
今天我們怎樣讀魯迅
9月25日是魯迅先生的誕辰紀念日。
2023-09-25
-
豐子愷:用心“贊揚兒童” 矢志“曲高和眾”
豐子愷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藝術(shù)舞臺上一個響亮的名字。
2023-09-20
-
美學散步的風儀與勝景——宗白華的人生和學術(shù)
宗白華(1897—1986),江蘇常熟人,生于安徽安慶。
2023-09-18
-
顧炎武:藏身報國寺的一代大儒
今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誕辰410周年,在顧炎武“北漂”的日子里,報國寺是重要的一站。
2023-09-13
-
沈尹默:以中西融通開創(chuàng)散文詩新篇
沈尹默是新文化運動先驅(qū),是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也被譽為中國散文詩創(chuàng)作的開山之人。
2023-09-13
-
王愿堅的意義
“十七年文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革命歷史敘述。
2023-09-12
-
老舍:國家—民族意識的升華與隱曲
老舍的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具有與許多現(xiàn)代作家和知識分子不一樣的特點。
2023-09-11
-
孟子,用心靈影響世界
兩千多年來,《孟子》這部深深扎根于中國的作品,對中華民族道德傳統(tǒng)和文化性格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023-09-08
-
不一樣的陶淵明:反復出仕與反復退隱
一、 陶淵明的螺旋形怪圈兒 中國古代士人中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高人總是相信自己具有治國平天下的本領(lǐng),也能獨善其身: 適時走出茅廬,就可以濟蒼生,安社稷;建功立業(yè)之后迅即急流勇退,重入山林,又自能享受幸福和自由。
2023-09-08
-
孫犁:寫作面向世界和人類敞開
面對駁雜的現(xiàn)實世界,如何攫取有效素材,由基于個體經(jīng)驗的“小與輕”的生活真實,上升為對世界與人類傾情關(guān)注的“大與重”的藝術(shù)真實,成為考察作家敘事成熟度的重要維度之一。
2023-09-06
-
朱自清:寫出自我心靈的寬度與深度
朱自清(1898—1948) 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家、教育家和文學研究家,在人們的心目中既是一位溫和文雅、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同時又是一位愛國志士。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