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田漢:在人民時代實現(xiàn)“銀色的夢”

      20世紀初,在春柳社的努力下,話劇開始進入中國藝壇,成為中國從西方成功引進的一個新的藝術品類。

    2023-08-30

  • 楊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可謂家喻戶曉、千古流傳。

    2023-08-30

  • 老舍:遭遇聲音

      一九三八年三月,老舍就職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主任,由此開啟了一個新的寫作時期。

    2023-08-29

  • 齊白石:“業(yè)余詩人”,天然詩心

      眾所周知,齊白石以書畫藝術聞名于世,但他卻始終強調自己的詩人身份。

    2023-08-25

  • 重新認識趙元任

      在紀念趙元任130周年誕辰之際,商務印書館邀請語言學界、文學界、歷史學界的學者,召開了《趙元任日記》出版座談會。

    2023-08-24

  • 思想導師——茅盾對戰(zhàn)時青年的引領

      茅盾初入文壇即著眼于青年知識分子革命題材,以“青年知識分子在大革命時代里的客觀行為過程作為小說創(chuàng)作的藝術透視點和表現(xiàn)角度”。

    2023-08-23

  • 王富仁:在文學研究與語文教育之間

      王富仁(1941—2017),山東高唐人。

    2023-08-21

  • 王國維:以學術探尋“人間”的意義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學術大家,在文史哲等多個學科均有杰出造詣。

    2023-08-21

  • 謝冕:鐵骨錚錚一巨樹——懷念牛漢先生

      詩人牛漢 牛漢先生是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魁梧,高高大大,皮膚粗糙,聲音宏大——是宏大,我這里避開了通常的洪亮,他的聲音也是粗糙的,有一種天然的艱澀——是艱澀,我在這里又回避了通常的流暢。

    2023-08-18

  • 經典作家??茝|

      【唐弢年表】 1913年3月3日,生于浙江鎮(zhèn)??h西鄉(xiāng)古唐村,原名唐端毅,字越臣。

    2023-08-18

  • 唐弢年表

      1913年3月3日,生于浙江鎮(zhèn)海縣西鄉(xiāng)古唐村,原名唐端毅,字越臣。

    2023-08-18

  • 王錫榮:懷念亦師亦友的唐弢先生

      2023年3月19日,第十一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在上海頒發(fā),讓我想起今年是唐弢先生誕辰110周年,隨即也想起了唐弢先生那張很有特征的臉龐,想起了唐先生濃濃的上??谝?,也想起了唐家那份濃濃的上海氣息,還想起了唐先生對我的指導和幫助,想起了有關唐先生的很多事…… 回想起來,第一次見到唐先生,還是遠在46年前的1977年夏天。

    2023-08-18

  • 從書信見唐弢與巴金的交情

      唐弢致巴金書信,1974年10月17日(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藏) 1974年10月17日唐弢給巴金寫了一封書信,這封信珍藏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書信庫中。

    2023-08-18

  • 《瑣憶》手稿及其他

      《瑣憶》手稿 《瑣憶》是唐弢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80周年所作的一篇紀念文章,追憶了他與魯迅先生生前交往中的幾件瑣事。

    2023-08-18

  • “請罪”與“心折”

      關于郁達夫相關評價的幾則史料 1985年10月15日,臧克家致信唐弢,信中寫道: “昨天,看到《文摘報》上刊出你的一段談話:為主編《現(xiàn)代文學史》對郁達夫同志評價不當,自認‘罪責’,我甚感動。

    2023-08-18

  • 唐弢與茅盾往事鉤沉

      1981年4月14日唐弢連續(xù)寫就《側面——紀念茅盾先生》《一件小事》《“待”“旦”解》回顧了自己與茅盾1936年以來的交往情景,作為對茅盾逝世的紀念。

    2023-08-18

  • 在言說與沉默間理解文學與生活——略論唐弢的雜文和散文創(chuàng)作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的開拓者,唐弢以其深厚穩(wěn)重的學識素養(yǎng)奠定了魯迅研究與現(xiàn)代文學史撰述的重要范式。

    2023-08-18

  • 唐弢:亦詩亦史的人生

      唐弢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建設的奠基人和開創(chuàng)者之一,其經歷具有特殊性。

    2023-08-18

  • 白描孫毓棠

      孫毓棠(1911年-1985年) 一 天津與北平曹禺的南開、清華同學 曹禺與鄭秀的故事開始于一九三三年的春天。

    2023-08-16

  • 重繪吳宓精神肖像

      吳宓(1894—1978) 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狂飆突進式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洗禮后,九十年代以降,中國知識界迎來了所謂的“國學”復興和“古典學熱”。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