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何故盡悲歡
阿根廷作家曼波·賈爾迪內(nèi)里曾贈予筆者一本他寫的短篇小說集《永遠的查科》,他表示這是一本紀念家鄉(xiāng)的書籍。
關鍵詞:  《永遠的查科》曼波·賈爾迪內(nèi)里2021-05-06
-
托比·利希蒂希評《旅人》:新邏輯和舊秩序的爭斗
在過去幾年間,對二十世紀二十至五十年代的德語作家作品的關注迎來了一場非凡的復興。
-
記住或者遺忘:歷史的運用與濫用
只要提起歷史,人類總有話說;而在談論歷史時,“當下”是必不可少的參照系。
關鍵詞:  《歷史的運用與濫用》2021-04-30
-
危險的女人去寫作
作為一個文學女記者,我居然不愿翻開《巴黎評論·女性作家訪談》,聽起來絕對是匪夷所思的事。
關鍵詞:  《巴黎評論·女性作家訪談》2021-04-30
-
徐風《忘記我》:忘記她,何曾容易
德國舍佛堡,二戰(zhàn)時德軍駐比利時軍事與行政官邸,錢秀玲在這里見到法肯豪森將軍,營救人質(zhì)。
-
金進《冷戰(zhàn)與華語語系文學研究》:撥開歷史迷霧的探索
歷史上曾被稱為“南洋”的東南亞地區(qū),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關鍵詞:  《冷戰(zhàn)與華語語系文學研究》2021-04-30
-
海岸談狄蘭·托馬斯:從詞語出發(fā)尋找詩的靈感
狄蘭·托馬斯被評論界認為是繼威斯坦·休·奧登以后英國的又一位重要詩人,他的詩作大體屬于超現(xiàn)實主義流派,其詩中所蘊含的內(nèi)容具有夢幻色彩。
-
人文主義的肖像:祛魅的世界、樂觀主義和進步觀念
肖像五:祛魅的世界以及技術統(tǒng)治自然的方案 古代世界觀里,世界是有等級秩序的,并且人類必須服從于這一秩序,而當我們與古代世界觀了斷的時候,過去那種對諸神的過分迷戀也就消散了:這就是馬科斯?韋伯所說的“世界的祛魅”。
關鍵詞:  人文主義2021-04-26
-
從“效果歷史”到“本來面目”:帕斯卡爾《思想錄》編纂往事
《思想錄》(Pensée)是法國數(shù)學家、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帕斯卡爾的一部言論集。
-
“作者之死”的作者,為何要“介入”和重建寫作的主體性?
因為《作者之死》所帶來的聲名,羅蘭·巴爾特在學術界乃至大眾傳媒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已被塑造,這甚至正是他本人所揭示的神話學的運作:一個“殺死作者”、去主體性的后結(jié)構(gòu)主義者的形象根深蒂固。
-
在親密關系里,機器人能替代人類嗎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 電影《人工智能》海報 偉大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曾在他的小說集《我,機器人》中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三、機器人應保護自身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
高更:一個自我放逐的偉大流浪者
一 有些人出生在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是機緣把他或她拋擲到了一個環(huán)境和某個時代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xiāng)。
關鍵詞:  高更2021-04-23
-
柏拉圖的對話錄到底在思考什么
要說清楚柏拉圖到底教了什么是件十分困難的事。
2021-04-23
-
那只“看不見的手”,被你們夸大啦
主題:《亞當·斯密傳》新書分享會 時間:2021年3月19日晚7:00至9:00 地點:單向空間·大悅城店 嘉賓:朱嘉明 經(jīng)濟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學博士 何懷宏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主辦:中信出版集團 為什么大家對亞當·斯密 有那么多的誤解 主持人:亞當·斯密被譽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之父”,即便大家不了解他的生平,也多半聽說過這幾個詞——“看不見的手”、市場經(jīng)濟、勞動分工。
-
藝術家中的詩人奧哈拉
《緊急中的冥想——奧哈拉詩精選》 [美]弗蘭克·奧哈拉 著 李暉 譯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1年3月出版 也許奧哈拉才算真正的紐約派詩人。
關鍵詞:  奧哈拉2021-04-21
-
譚恩美《往昔之始》: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譚恩美1989年的處女作《喜福會》在美國銷量高達600萬冊,里面的媽媽各自用“別人家的孩子”激勵自己家娃兒的手法,估計是世界上很多子女所深惡痛絕的,這種共鳴應該也是這本書暢銷的部分原因。
-
《紅星照耀中國》的永恒魅力
一本書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他的《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又名《西行漫記》)因其增加世界人民對中國和中國革命的了解而聞名于世,并被歷史銘記。
關鍵詞:  《紅星照耀中國》2021-04-16
-
《洛杉磯時報》評村上春樹:復制舊作、太商業(yè)
針對4月剛在美國出版的村上春樹最新短篇小說集《第一人稱單數(shù)》(First Person Singular),近日,《洛杉磯時報》給出了犀利的評論,認為村上春樹在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上陷入了自我復制的瓶頸,并且懷疑他是否已經(jīng)轉(zhuǎn)向了商業(yè)化寫作。
關鍵詞:  村上春樹2021-04-16
-
《吃鳥的女孩》:十四個理性短暫逃逸的瞬間
薩曼塔·施維伯林是當今西語文壇青年作家行列里的中堅。
關鍵詞:  《吃鳥的女孩》2021-04-16
-
石黑一雄的溫柔反諷:克拉拉是這樣的機械姬
編者按: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于日本長崎,5歲隨父母移民英國,贏得了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和英國布克獎在內(nèi)的諸多重要文學獎項。
關鍵詞:  石黑一雄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