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 陳建軍:黃裳的筆名

      黃裳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記者,在戲劇、新聞、出版、藏書等領域均有建樹。

    關鍵詞:  黃裳2023-05-12

  • 青年才俊從這里走向世界

      1914年建造的“大同”教學樓 辛亥革命后,上海誕生了一所私立大學——大同學院,后改為大同大學。

    2023-05-11

  • 冰心“三寄小讀者”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正在燕京大學求學的冰心,迅速投入時代的洪流,開始發(fā)表開風氣之先的“微型詩歌”。

    2023-05-11

  • 梁啟超用心助人

      梁啟超既廣聞博學,又善于助人。

    2023-05-11

  • 孫犁第一本專著的“傳奇”

      一 一定會有很多喜歡孫犁的朋友感到奇怪:為何文學大師孫犁“出道”后的第一本專著,竟是《論通訊員及通訊寫作諸問題》?這分明是一本新聞學專著,而且是誕生于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中。

    2023-05-11

  • 《孫犁年譜》:讀來文字帶芳鮮

      晚年的孫犁(1913年—2002年) 資料圖片 我通讀過人民文學出版社修訂版《孫犁全集》,手捧段華新著《孫犁年譜》,自然多了期待的心理和挑剔的眼光,連續(xù)五天累計四十多小時閱讀下來,驚喜不斷,驚嘆不斷。

    關鍵詞:  孫犁2023-05-11

  • 辛勤耕耘的掌門人:雷加

      雷加 遇見雷加 我遇見大作家雷加純屬偶然。

    2023-05-10

  • 《同學少年都不賤》的真實與虛構

      《同學少年都不賤》,張愛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205頁,20.00元 中篇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2004年出版,與張愛玲后期其他作品一樣,也引起過不少爭議,如出版是否違反作者本意,作品是否未完成,是否江郎才盡之作等等。

    2023-05-10

  • 龔自珍的己亥年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的龔自珍,在中國大地上,沿著京杭大運河,先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

    2023-05-10

  • 齊白石說夢

      人人都會做夢。

    2023-05-10

  • 梁啟超五十談天命

      梁啟超有個學生叫李任夫,他在《那時的先生》(中國文史出版社)一書中回憶,1923年,梁啟超50歲生日那天,在北京某女校作過一次重要演講,題目是《知命與努力》。

    2023-05-10

  • 馮姚平:詩人女兒的傳奇一生

      馮姚平在家中(攝影 蔡明儀) 馮姚平 1936年出生,北京人。

    2023-05-10

  • 《月照與湖》作年作意解

      徐志摩曾經用英文寫了《月照與湖》,寄給林徽因,以寄托情思。

    2023-05-09

  • 關于馮雪峰主編《文藝報》,丁玲“向來”“主張”的是什么?

      1952年,由馮雪峰接替丁玲擔任《文藝報》主編。

    2023-05-09

  • 魯迅巧釋咬舌語

      20世紀20年代,劇作家陳夢韶根據著名小說《紅樓夢》編寫話劇《絳花洞主》第四幕“戲謔”時,對《紅樓夢》第20回中的一句話不甚明白。

    2023-05-08

  • 沈尹默的雅量

      沈尹默先生1929年7月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就職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的用人之道“采取涇渭不分,兼容并蓄的人才主義”。

    2023-05-08

  • 古道熱腸的張鴻汀

      1946年秋,胡適委托南京中央大學甘肅籍學生馬騄程,寒假回鄉(xiāng)省親時,能否幫他帶一部張鴻汀所著的《隴右金石錄》。

    2023-05-08

  • 桐城派·屈原·教書育人

      《紫庵文集》(全十一冊,方勇主編)由人民出版社于2022年3月出版了。

    2023-05-08

  • “左聯”記憶研究的視角轉換與方法革新

      “左聯”是擁有強烈的主體意識的文學社團,“集體的文化形式”對盟員精神世界產生了普遍的規(guī)約作用。

    2023-05-08

  • 弘揚五四精神 重溫紅色記憶

      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五四運動與中國青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