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榮:中國現(xiàn)代思想視野中的歐洲
無論在歷史形態(tài)或現(xiàn)實形態(tài)中,每一個民族都是文化觀念凝聚、演變的產(chǎn)物。
2022-11-01
-
電影《烈火中永生》這樣誕生
1942年的夏天,延河發(fā)大水,兩岸田地都被沖了。
2022-11-01
-
虛實之間:“重繪中國文學地圖”說予數(shù)字人文研究之啟示
一、文學地圖究竟能告訴我們什么? 一張或幾張、很多張文學地圖究竟能告訴我們什么?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曾經(jīng)講述過的一個故事。
2022-10-31
-
陳平原:為何以及如何在北大講北京
二十年前,在《“五方雜處”說北京》(《書城》2002年第3期)中,我曾談及北京研究的特殊魅力:“西安作為古都,上海作為新城,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可北京橫跨古今,更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詞:  陳平原2022-10-31
-
酒仙汪曾祺的快意人生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有特色,這是讀者的共識;汪先生文章里經(jīng)常寫到美味佳肴,但對酒卻少提起。
關鍵詞:  汪曾祺2022-10-29
-
鄭培凱:蘇東坡祈雨禱晴
一 元祐六年(1091)秋天,蘇軾以龍圖閣學士之銜,外放到潁州(今安徽阜陽)擔任知州,也就是綜管軍民事務的太守。
-
“再三賜予援助” ——?也談蔡元培與《魯迅全集》
《魯迅全集》無疑是魯迅諸多后事中之最大者。
-
顧農(nóng):李商隱的兩首詠柳詩
人臉上唯一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是眉毛,唯其如此,它也就最受人愛重。
-
文體論與民國時期文學史寫作的客觀取向
眾所周知,錢鍾書治學重在打通,“以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打通,以中國詩文詞曲與小說打通”[①]。
-
從“文學山房”到“文育山房”
舊書鋪,書店,書業(yè),愛書人……是中國書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閱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關鍵詞:  藏書家2022-10-26
-
也談《紅樓夢》的作者
《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后四十回是否都是曹雪芹所寫,向來學界就聚訟不已,莫衷一是。
-
李舜臣:具正法眼,而得第一義
古人常說,“詩者心聲”“詩品如人品”。
2022-10-24
-
《詩經(jīng)》中的家與國
《詩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生命起點。
關鍵詞:  《詩經(jīng)》古典文學2022-10-24
-
現(xiàn)代作家傳記入史談
中國是傳記古國,也是傳記大國,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傳記文學”與古代傳記關聯(lián)不太大,是伴隨新文學的發(fā)生而逐漸創(chuàng)生出的一種新文類。
2022-10-22
-
舊國文與新西學:中、日、西的知識生產(chǎn)與流動
晚清至民國初年,是中國歷史的大變局時代,也是傳統(tǒng)中國教育的激烈變革時期,在港口城市西文書籍的編譯與出版蔚然成風,各種新式教科書的翻譯出版事業(yè)如雨后春筍一般萌芽,晚清至民國初年西學的知識生產(chǎn)與流動,很多是通過日本作為傳播中介。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2-10-21
-
中國藝術家肖像
中國藝術家的精神肖像,如果要描繪出來,究竟是什么樣子?作家黑陶將若干位無錫文化前賢的人格特點拼接組合起來,為這幅肖像,提供了一份有意思的參考。
2022-10-21
-
陳大康:晚清小說專刊的系統(tǒng)觀照
晚清小說??哉Q生以來,一直在辦刊宗旨、稿件來源與出版發(fā)行模式等方面摸索前行。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2-10-20
-
《千字文》:古時一種排序系統(tǒng)
前段時間,北宋時期的巨幅石雕祥瑞壁畫在開封出土。
-
無法割斷的歷史情緣
吳秀明,1952年3月生,浙江溫嶺人。
-
黃德海:知識結(jié)構(gòu)變更或衰年變法
一個堅持寫作的人,因身體進入晚年,由健康而至衰退;或因各種遭遇,思想上發(fā)生劇烈的震蕩,以至長期維持的文字和寫作風格,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
關鍵詞:  黃德海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