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少兒編輯工作之變:融合編輯新模式
新時代少兒出版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必須以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目標為自己的奮斗方向,在這個前提下,積極通過圖書出版,用優(yōu)秀的文化影響教育新時代青少年,是少兒出版人義不容辭的任務。
關鍵詞:  少兒閱讀2021-12-04
-
童心即詩心
《斗鼠記》劉海棲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版/30.00元 近年來,出版人劉海棲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界的一道風景。
2021-12-03
-
從“中國式童年”到“中國童年精神”
“中國式童年”并非指涉當下現(xiàn)實的單向度中國童年生活圖景,而是立足于民族、時代、環(huán)境等要素,并攜帶著中華文化豐富信息,鮮明印記的全方位、整體性、復合性童年文化存在。
2021-11-30
-
拓展新的時代認知視野的童年敘事
兒童文學體現(xiàn)了成人社會對兒童和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有意識的關注、呵護和培育,是作家和藝術家依據(jù)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征及審美接受特征,有意識地為他們創(chuàng)作的,有益于他們精神生命健康成長的文學藝術作品。
2021-11-29
-
中國童年的故事、藝術與精神
原創(chuàng)圖畫書的全面發(fā)展 教鶴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插畫家和兒童文學作家介入原創(chuàng)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圖畫書創(chuàng)作與出版的國際合作更為頻繁也更趨成熟,藝術觀念與創(chuàng)作水平也不斷提升,能否談談你對近五年來原創(chuàng)圖畫書發(fā)展狀況的總體看法? 趙 霞:這些年來,原創(chuàng)圖畫書的發(fā)展是全方位的,從觀念到技法,從插畫到文字,從創(chuàng)作到批評,從出版到閱讀。
-
埋在心底深處的火苗
彭學軍寫過許多湘西故事,那些故事真實到讓人身處其境,可以觸摸。
2021-11-26
-
應當讓孩子知道,生活不總是圓滿
在我眼里,郭姜燕是一個以思想性見長的作家,也是一個相對“硬派”的作家,無論是她的童話《布羅鎮(zhèn)的郵遞員》《阿左》,還是長篇小說《離別之后》《南寨有溪流》都顯出了思想的深刻性與某種審美的“剛性”。
2021-11-26
-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種子的力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2021-11-26
-
云豹《紫芒》,與少年獵手的“成年禮”
《紫芒》,毛云爾著,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30.00元 毛云爾 云豹紫芒出現(xiàn)在黑仔的生命危機時刻,這一似乎難以解釋的景象卻引領黑仔對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2021-11-25
-
孫惠芬:我為什么寫童話
這是不可思議的發(fā)生,我回到了童年,重新活了一回。
2021-11-25
-
創(chuàng)作談 | 吳雙英:一條江的故事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也是很多文學愛好者、文藝工作者進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素材。
2021-11-24
-
兒童文學藝術攀升的路徑和方法
關懷今日之兒童,即關懷明日之中國。
2021-11-24
-
童話世界里的喀納斯
童話是我們給自己創(chuàng)造的童年夢想,用于彌補我們曾經(jīng)失去的一切,挽回我們在塵世間丟失的自尊,同時也是對滿目瘡痍的大自然的一種修復。
-
自然、純真與溫情
《高小寶的熊時代》是詩人高凱回顧自己童年時代的一部回憶性的作品。
2021-11-23
-
地域兒童文學斷代研究的精致樣本
新時期以來,上海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實現(xiàn)了“教育性”向“文學性”“藝術性”的回歸和創(chuàng)新,呈現(xiàn)出新老作家交替、隊伍結(jié)構(gòu)合理、創(chuàng)作開放多元、趨于國際化的新海派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圖景。
2021-11-23
-
創(chuàng)作談 | 孫惠芬:在恐懼中看著恐懼
做夢都夢不到,有一天我會寫一部童話。
2021-11-22
-
戲曲與人生的交疊與選擇
在流行歌曲和電影電視鋪天蓋地的時代,屬于古典藝術的中國戲曲無疑成為了冷門。
2021-11-22
-
孫惠芬《多年蟻后》:將成人的哲思寫進兒童文學里
聽說孫惠芬寫了一本童話作品,我有點吃驚。
2021-11-22
-
在新舊童謠間找到流傳嫁接點
新童謠流傳不廣,是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的困惑之一。
2021-11-19
-
兼顧藝術性與思想性
《中華少年行》是兒童文學作家張軍面向廣大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完成的少兒科幻系列小說。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