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之門:吉恩·瓦倫汀詩選》:“在一片光的樹木中間”
《山中之門:吉恩·瓦倫汀詩選》,王家新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在這個北方之夜的午夜光線中,/綠色嘴唇反射嘴唇,/而我漂浮在其中,/鹽,呼吸,光,/老鷹和鮭魚和我……”(《鄉(xiāng)愁》),詩人瓦倫汀內(nèi)斂而簡約的書寫,以令人驚異的意象疊合,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人與自然彼此的交融之境,開啟了人與宇宙深層聯(lián)結(jié)的精神視域。
2023-11-27
-
《傲慢與偏見》出版210周年:簡·奧斯丁還值得讀嗎
1813年1月28日,《傲慢與偏見》出版,當年10月便發(fā)行了第二版。
2023-11-27
-
破圈的莎士比亞,永遠的頂流
誰還不知道威廉·莎士比亞?舉世聞名的英國戲劇家、詩人,世界文學圈永遠的頂流。
2023-11-25
-
賴特:對“可靠的文學語言”保持警惕
詹姆斯·賴特讓我欽佩的是他能夠自由地出入“超現(xiàn)實”和“深度意象”,以《鉤》這首詩為例,他采用精簡的口語:“……那個傍晚/天冷得真他媽的/刺骨什么都沒有”,給這首詩帶來逼人的寒氣,口語就像有機醬油起到了提味的作用。
2023-11-24
-
現(xiàn)代城市之殤 ——德布林早期柏林小說淺議
德語經(jīng)典作家阿爾弗雷德·德布林出生于德意志帝國什切青小城(現(xiàn)屬波蘭),十歲時因家庭重大變故隨母親及兄弟姊妹四人移居柏林,投奔母親娘家親戚,經(jīng)過多年艱苦奮斗,一家人最終在柏林站穩(wěn)腳跟。
2023-11-23
-
世界空洞而文學豐饒:塞薩爾·艾拉的小說辯證法
阿根廷小說家塞薩爾·艾拉今年七十四歲,迄今已發(fā)表了一百多部小說:這一豐產(chǎn)的文學奇跡仍然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增加。
2023-11-23
-
羅蘭·巴特的身體旅途和寫作旅途
身體旅途 羅蘭·巴特的一生,倘若限制在寫作區(qū)域里的話,那肯定是傳奇的一生。
2023-11-23
-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反抗的憂郁》:他們從黑暗中生還
當世界上最大的巨鯨來到了一座閉塞的匈牙利小鎮(zhèn)上,一夕之間,集體的壓抑走向了失序的瘋狂……很多人最初都是通過貝拉·塔爾的電影《鯨魚馬戲團》(2000)看到了這個攝人心魄的故事;電影由三十九個調(diào)度精巧的長鏡頭組成,像一束憂郁的目光追隨著歷史暴力的進程,我們完整地目睹了一則沉重而怪誕的東歐政治寓言。
2023-11-22
-
回憶是諾獎得主安妮·埃爾諾的一把刀
2022年底,82歲的安妮·埃爾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領取了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2023-11-21
-
誰都可以睜眼看世界了,但藩籬還在
小說《巴別塔》近日推出中文版。
2023-11-21
-
當觀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這幾年,觀鳥成為與City Walk一樣熱門的休閑活動。
2023-11-10
-
她將文學垃圾場夷為平地,卻什么也沒建立
《多謝不閱》是現(xiàn)代文學中針對“文學之死”的吊民伐罪的檄文——含有一點點虛構(gòu)的性質(zhì)。
2023-11-10
-
帕斯卡的辯證娛樂觀與“精神貧困”
今年6月15日,筆者應約在巴黎新索邦大學主持《金庸與大仲馬》博士論文答辯,適值該?!翱蒲兄摇遍_始舉辦布萊茲·帕斯卡誕辰400周年紀念活動。
2023-11-09
-
海洋如神,平等地尊重每一個人
海洋文學在我們這個時代近乎絕跡。
2023-11-07
-
狄金森的園藝與詩情
19世紀美國詩壇有一顆明星,她是如此特立獨行,雖然生前默默無名,30歲以后就待在家族宅邸之中閉不出戶,但死后遺存世間的近1800首詩歌卻轟動了整個文學界,在浪漫主義詩歌盛行的背景下創(chuàng)造了新的傳奇。
2023-11-07
-
東方文化思想對艾麗絲·默多克創(chuàng)作的影響
1999年,艾麗絲·默多克因阿爾茨海默癥與世長辭,著名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羅姆感慨道:“英國再無一流作家。
2023-11-07
-
梅爾維爾的“雙聯(lián)畫”
赫爾曼·梅爾維爾肖像 美國文學評論家菲利普·楊(Phillip Young)在《地獄里的機器》(The Machine in Tartarus: Melville’s Inferno)一文中將赫爾曼·梅爾維爾系列短篇小說中的創(chuàng)作手法定義為“雙聯(lián)畫”(diptych)——該詞原義是指由兩個鉸鏈板粘合而成的書寫板,后主要指代中世紀宗教題材的對折畫:左右兩邊相互映襯、相互觀照,有助于喚起“更為深刻的宗教情感”。
2023-11-06
-
景觀與記憶:艾麗斯·門羅《石堡遠眺》之歷史書寫
《石堡遠眺》(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2006)是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繼《逃離》 (Runaway,2004)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短篇故事集,包括《乏善可陳》(“No Advantages”)與《家》(“Home”)兩部分,共由11則短篇組成,外加《前言》(“Foreword”)和后記《信使》(“Messenger”)各一篇。
2023-10-30
-
為人類的未來注入新的靈感,開拓新的可能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進,其影響不僅限于經(jīng)濟和貿(mào)易領域,中外文學交流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10-27
-
約恩·福瑟的文學世界
瑞典文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挪威作家約恩·福瑟,以表彰他“為不可言說的事物發(fā)聲的創(chuàng)新戲劇和散文”。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