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背后商業(yè)與健康的復(fù)雜交織
《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美]杰里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流感一直是人類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世界十大致命疾病之一。
-
文學批評所揭示的預(yù)感和 ……見證
J.希利斯·米勒的《共同體的焚毀: 奧斯維辛前后的小說》(原書名: The Conflagration of 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2011;陳旭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是一部重要的文學批評著作,“該書深刻動人……它邀請讀者嚴肅對待我們最迫切的擔憂,同時每一頁都在勸誡讀者嚴肅對待文學。
-
《黑暗時代的愛》:王爾德的愛情戳印
《黑暗時代的愛》,[愛爾蘭] 科爾姆·托賓著,柏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248頁,59.00元 理查德·埃爾曼(Richard Ellmann)的《王爾德傳》里,使用了“愛情戳印”一詞來形容王爾德和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之間綿延多年的感情。
-
奧威爾的緬甸與彼得斯的上海
《奧威爾傳:冷峻的良心》,[美]杰弗里·邁耶斯著,孫仲旭譯,新星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472頁,56.00元 香港“反修例事件”使香港警隊站到了風口浪尖,這支曾以“皇家警察”命名的老牌警隊的歷史也備受關(guān)注。
-
從《局外人》到《鼠疫》:記住,就不失為一種反抗
希臘神話里,眾神為了懲罰西西弗,叫他將一塊巨石推向山頂。
-
文學紀年:在瘟疫蔓延的年代
浩瀚的宇宙從誕生那一刻起歷經(jīng)了數(shù)十億年,人類的歷史不過起始于地球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后,在600萬年的時光里,人類的演化經(jīng)歷了質(zhì)的變化,直到今時今日,被冠以“人類世”的紀元,似乎我們真正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卻并不意外地依然要經(jīng)歷各種天災(zāi)人禍。
-
漢德克的悲歌 ……無法被描述的黑夜
《無欲的悲歌》 去年10月諾貝爾獎頒給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之后,他在媒體上熱了一陣。
-
《失明癥漫記》的寓言式解讀:失明癥與瘋?cè)嗽?
“他們滑下來,跌倒了,火越燒越旺,窗戶在烈火烘烤下開始爆裂,新鮮的空氣呼嘯著沖進屋里,更助火勢,啊,對了,不要忘記,還有憤怒和恐懼的喊聲,痛苦的嚎叫……有人往上跳,絆倒了,摔在地上,有人哭,有人喊,不過暫時安然無恙,但愿大火在燒塌屋頂,把火舌和燃燒的木料拋到空中,跑到風中的時候,不要點燃樹冠……”【1】 趁著強盜大開慶功宴,一位飽受凌辱的女盲人悄悄摸到房門口,點燃了床單。
-
“迷宮”內(nèi)外的普希金與俄國文學
《俄羅斯文學》,[英]卡特里奧娜·凱利著,馬睿譯,譯林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72頁,39.00元 譯林出版社引進了牛津通識讀本叢書,其中包括卡特里奧娜·凱利所著的《俄羅斯文學》。
-
井上靖佛教題材小說中的僧侶
井上靖 日本近代文學小說家井上靖,是戰(zhàn)后派代表作家。
-
薩拉馬戈《失明癥漫記》:疫情視野下的痛與愛
在極端情況下,人性會呈現(xiàn)出何種姿態(tài)?針對這一問題,無數(shù)虛構(gòu)作品利用末世設(shè)定,試圖作答,其中包括1995年出版的葡萄牙語小說《失明癥漫記》。
-
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面對災(zāi)難的方式
在完成《戰(zhàn)爭中沒有女性》一書后,很長一段時間,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不敢正視由于磕碰而流鼻血的孩子,因為那會讓她想起流血的往事,那些因戰(zhàn)爭而永久留下創(chuàng)傷的人們。
-
托尼·朱特論《鼠疫》:時代道德困境
我們今天刊載歷史學家托尼·朱特的《論<鼠疫>》一文,是托尼·朱特為企鵝出版社出版的《鼠疫》撰寫的序言,發(fā)表于2001年11月的《紐約書評》,后集結(jié)于文集《事實改變之后》(中譯本由三輝圖書2018年出版)。
-
重讀《鼠疫》:在荒謬和無助中重拾希望
加繆的長篇小說《鼠疫》寫的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40年代,地點是阿爾及利亞的地中海海濱城市奧蘭。
-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云游》:在被跨越的所有界限中
于是,作者、譯者。
-
“輕描淡寫”:扎加耶夫斯基論藝術(shù)與人生
“1990年代后期,每年春天我都會在休斯頓待上一陣子,像切斯瓦夫·米沃什一樣——他在克拉科夫和加利福利亞之間往返奔波,然后回到位于伯克利的一所小房子。
-
“門羅景觀”中的后女性主義微觀政治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像一陣旋風將門羅吹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其作品傳播速度之快以及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預(yù)料,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這位年長的加拿大短篇小說作家知性而溫婉的照片便出現(xiàn)在中國多種報刊雜志上,人們對門羅的名字從陌生到熟悉,其作品也成為中國學術(shù)界的一個研究熱點。
-
作為隱喻的疾病——世界文學中的瘟疫書寫
1 “疾病是生命的陰面”,蘇珊?桑塔格在她《疾病的隱喻》一書的引子中寫道,“是一重更麻煩的公民身份。
-
每一篇都是他們留給世界的“最后告白”
《最后的訪談》 全套六冊 中信出版社 20世紀孕育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文學大師。
-
《我的隱藏人生》:成為自己是終身的事業(yè)
《我的隱藏人生》 [巴西] 瑪莎·巴塔莉婭 著 龔沁伊 譯 文匯出版社 作為一部處女作,巴西作家瑪莎·巴塔莉婭所著的《我的隱藏人生》無疑是成功的,自出版后,連續(xù)風行多國,簡體中文版亦由文匯出版社于2019年11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