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軍事文藝要把準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一 在100多年前國運衰頹的晚清,梁啟超提出了一個振聾發(fā)聵的問題——“中國魂安在乎”?他聲稱自己四處求索,卻“杳不可得”,于是急切地發(fā)出了“今日所最要者,則制造中國魂是也”的呼號。

    2017-12-29

  •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不竭源泉

      "我們?nèi)绾尾拍芡瓿墒姑?寫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那就要向我們的文學前輩們學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時代巨變中人民的喜怒哀樂記載下來,給予他們溫暖和希望。

    2017-12-29

  • 怎樣規(guī)范提升舊體詩創(chuàng)作

      舊體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瑰寶,舊體詩詞的寫作已呈現(xiàn)繁榮發(fā)展的新局面,不僅一些老年人喜歡寫舊體詩詞,而且諸多青年人也喜歡寫舊體詩詞,這對傳承和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2017-12-29

  • 肩負起新時代繁榮興盛社會主義文藝的神圣使命

      文藝是無言之教、無聲之化,其獨特價值就在于用審美的方式,滋潤人的心靈,豐盈人的精神世界,鼓舞人們向往和追求高遠的境界,朝著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進。

    2017-12-28

  • 新時態(tài)視野中的未來文學

      在漢語言文學傳統(tǒng)中,體現(xiàn)的是時間和空間的循環(huán),用時間來展現(xiàn)空間,又用空間來表現(xiàn)時間。

    2017-12-28

  • 新時代,文藝如何塑造英雄形象

      英雄是時代的楷模,文藝是時代的先聲。

    2017-12-28

  • 英雄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tǒng)一,加強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2017-12-27

  •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文化興盛

      在十九大報告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文化自信。

    2017-12-27

  • 陸揚:艾柯的困頓

      一、兩種解經(jīng)傳統(tǒng) 張江教授近日在《文藝爭鳴》刊文《開放與封閉》,圍繞安內(nèi)托·艾柯一前一后兩部著作《開放的作品》和《詮釋與過度詮釋》,討論文本闡釋的邊界問題。

    2017-12-27

  • 文學批評闡釋的有效性及其限度——從一個文學批評闡釋之例說起

      張江先生《開放與封閉——闡釋的邊界討論之一》一文,通過對意大利理論家和小說家安貝托.艾柯兩部著作的細讀分析,提出了一個文學闡釋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即文本的開放性與闡釋的限度問題來加以質(zhì)疑和探討,闡發(fā)了十分深刻的理論見解。

    2017-12-27

  • 重振文學崇高的美學品格

      2017年12月12日至14日,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新史詩”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文學博鰲論壇在海南瓊海舉行。

    2017-12-25

  • 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學理解:“世界文學”的另一維度

      重申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的寫作,并非是“去民族化”的同義,也不是對個體經(jīng)驗的漠視,它強調(diào)的是由殊相映射出的共相,是特定情境中從“人類的希望和恐懼的角度把握人類的狀況”的自覺;它關乎文學的尊嚴和品質(zhì),關乎對無窮的人們和遠方的休戚與共的擔承和恥感,而不是什么普遍的規(guī)范,后者很容易蹈入另一種“中心”與“邊緣”的隱蔽文學秩序。

    2017-12-22

  • 不忘初心,肩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深刻闡明了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所應有的立場和態(tài)度、思路和舉措、方向和目標,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7-12-20

  • 不斷完善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

      當前隨著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的逐步成熟,人們越來越習慣在文藝消費前上網(wǎng)查詢專家的文藝評論觀點或點擊專業(yè)評分網(wǎng)站尋求對相關文化產(chǎn)品的口碑和消費評價,進而決定是否消費、何種消費以及何時何地消費。

    2017-12-20

  • 面對新時代的藝術學學科建設

      一、黨的十九大精辟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

    2017-12-15

  • 迎接新時代,更要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鄭重宣布:“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的歷史方位。

    2017-12-15

  • 勇攀新時代文藝新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2017-12-14

  • 文史哲視野中的宋代辭賦

      從社會心理與文化焦慮視角看,文化發(fā)展的動力源于現(xiàn)實政治與文化愿景的反差,它往往借助于對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矛盾表現(xiàn)出來。

    2017-12-12

  • 由根本問題入手構建中國古典學

      近年來,國內(nèi)有一些學者倡議要構建“中國古典學”學科并開展相關研究。

    2017-12-12

  • 閱讀經(jīng)典文學小說可提高“讀心能力”

      近年來認知學界和心理學界關于經(jīng)典小說閱讀研究發(fā)現(xiàn),文學小說的深度閱讀有助于提高讀者的心理推理能力,進而強化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