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瑪竇和徐光啟的生死情誼
前段時間,在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的故鄉(xiāng)——馬切拉塔,制作于中國的利瑪竇和徐光啟的雕像,被安置在圣若望主教座堂的正面圣像龕內(nèi),兩人的友誼跨越了四百余年的時光。
2023-08-24
-
張愛玲和民國小報
民國時期,有一種小型的報紙,簡稱“小報”。
2023-08-24
-
林徽因設(shè)計?;?/a>
1928年8月16日,張學(xué)良出任東北大學(xué)第三任校長。
2023-08-24
-
劉鐵群:《教師日記》里的桂林情緣
抗戰(zhàn)時期,著名畫家豐子愷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遷徙流亡生活。
2023-08-23
-
孫郁&王得后:進(jìn)入“魯迅世界最為本然之所”
《兩地書》是進(jìn)入魯迅精神世界的一道窗口,《〈兩地書〉研究》又是著名魯迅研究者王得后的成名作。
2023-08-23
-
郭嵩燾:走向世界及其遭遇的挫折
“深入郭嵩燾的內(nèi)心世界” 遙念湘陰介士魂,深尋舊夢素心存。
2023-08-23
-
史沫特萊的旅滬生涯
1928年底,美國人史沫特萊以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的身份進(jìn)入中國東北,之后一路南下,途經(jīng)北平、天津、南京,直至上海。
2023-08-22
-
仁心與深責(zé):胡適與羅爾綱的師生情
胡適一生中有許多學(xué)生,但羅爾綱是其中十分特別的一位。
2023-08-22
-
與沈從文一起的日子
年過八旬的王亞蓉回憶起自己年輕時與沈從文一起工作的時光時,昨日仿佛在眼前:他給我們談刺繡,說色彩,尤其講到鳳凰,聲音越說越輕,右手食指輕輕點(diǎn)著,最后稍加重一點(diǎn)兒語氣說一句湘西話“美極了”結(jié)束;吃飯的時候他??曜訆A一塊排骨,舉著時間長了忘記放進(jìn)嘴里,又放回盤里,起身去拿書,我們?nèi)滩蛔√嵝阉耗瘸燥?!先吃飯吧?許多年后,王亞蓉已成為中國紡織考古的學(xué)術(shù)帶頭人,主持參與了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河北滿城漢墓、北京老山漢墓、北京大葆臺西漢墓、新疆民豐尼雅遺址、陜西法門寺唐塔地宮、江西?;韬钅沟榷嗵幙脊努F(xiàn)場的紡織品文物保護(hù)和清理工作,親手復(fù)原了中山王劉勝的金縷玉衣,發(fā)掘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hù)臂。
2023-08-21
-
從“鄭成武”到“鄭紅羽”
鄭紅羽是晉察冀文藝的重要參與者,是抗戰(zhàn)詩社《鐵流社》的骨干,也是抗敵劇社的重要成員,創(chuàng)作過多個劇本、多首歌詞。
2023-08-18
-
李木庵詩中的延安情懷
李木庵是延安時期懷安詩社的社長。
2023-08-18
-
巴金扶持青年作家
巴金尚未成名時,因缺乏自信,創(chuàng)作出長篇小說處女作《滅亡》后不敢投稿。
2023-08-17
-
胡適生日捐善款
1938年12月5日,胡適應(yīng)邀在美國紐約摩尼俱樂部作演講《北美獨(dú)立與中國抗日戰(zhàn)爭》,他流利的英語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令現(xiàn)場聽眾深感折服。
2023-08-17
-
販書人怎樣為古籍版本學(xué)立傳?
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初,國家開始重視保護(hù)中國文化遺產(chǎn),全國普遍進(jìn)行古籍人才培養(yǎng),生于清末民初的中國書店老先生們成為授課和教材編寫的主力軍。
2023-08-17
-
韓皓月:作家與舊居
一位作家回到了故鄉(xiāng),看見自己童年住過的房子,她流淚了。
2023-08-17
-
汪曾祺長子汪朗:五味之外寫余味
原來想用《六味》作書名,編輯建議改為《六味集》。
2023-08-16
-
“吾儕當(dāng)致力于搭橋之功夫”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jié)45周年,在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中,戲劇文化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08-15
-
從亡命到覺醒,梁啟超的漫長跋涉
一雨縱橫亙二洲, 浪淘天地入東流。
2023-08-15
-
緩之:平和篤實(shí)的張可禮先生
近日,《張可禮文集》由中華書局出版,我有幸成為較早的讀者,受教之余,不無悵惘。
2023-08-15
-
孫犁名作及插圖背后的故事
2023年5月11日是著名作家孫犁誕辰110周年。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