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xiāng)的味道,魯迅的味道
我系紹興移民二代,從小吃慣家鄉(xiāng)菜。
2023-09-25
-
方言:以雜文的名義@魯迅先生
坦白地講,在寫這篇文字之前,我確實認真地做了一番功課。
2023-09-25
-
羌人六:“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21世紀剛剛跨過“門檻”的那幾年,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上的我在初中語文課本上知道了“魯迅”這個名字。
2023-09-25
-
沈軼倫:走過魯迅小道
真可愛啊,魯迅。
2023-09-25
-
姜異新:重新昂揚的“青春”
魯迅給人的印象仿佛是沒有過昂揚的青春——讀書是輟學的,婚姻是包辦的,工作是孤悶的。
2023-09-25
-
馮雷:尋訪鄧中夏在北京的遺跡
今年是五四運動重要領導者、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早期領導人之一鄧中夏英勇就義九十周年。
2023-09-22
-
魯迅一生只寫過五副對聯(lián)嗎?
《中華讀書報》8月23日發(fā)表的薛林榮《魯迅一生所寫的五副對聯(lián)》(以下簡稱“薛文”),以我掌握的資料來看,其中存在若干錯誤以及值得商榷之處,特寫篇短文來糾正它,以免以訛傳訛。
2023-09-22
-
葛嶺夢痕,無名氏與趙無極的恩恩怨怨
2023年是華裔法籍抽象畫派藝術家趙無極辭世十周年。
2023-09-22
-
溫儒敏:楊義身居學術重鎮(zhèn),卻又總在學術圈外
2023年春夏之交某一天,腦子不期然浮現(xiàn)了楊義先生的模樣:矮墩墩的身材,略大的方臉,眼鏡后面瞇縫的眼神,帶呵呵喉音的粵西普通話,怡然自得地一根接一根抽煙……暌違多年,不知他老兄景況如何。
2023-09-21
-
《書報》與譚正璧
手頭有一冊16開的《書報》──1945年抗戰(zhàn)正式勝利后不久出版發(fā)行的。
2023-09-21
-
“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屠岸先生(1923—2017)在晚年寫過《深切的懷念》一文,第一句話即是“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2023-09-21
-
人藝博物館有間曹禺書房
9月24日是曹禺的誕辰。
2023-09-21
-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深切悼念出版家劉碩良先生
廣西出版?zhèn)髅郊瘓F編審,漓江出版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原副社長、副總編,《出版廣角》創(chuàng)刊主編,《人與自然》創(chuàng)刊主編,《廣西文史》原主編,著名出版家、編輯家劉碩良先生于2023年9月16日下午6時45分在廣西南寧與世長辭,享年九十有二。
2023-09-21
-
魯迅的買書與賣書
【著書者說】 《魯迅的書店》是我關于魯迅微觀研究的第五本專著。
2023-09-21
-
一個春天的旅行,趙無極與徐遲、馮亦代等的交誼
蜚聲國際畫壇的趙無極先生(1920-2013),早在青年時代他就和文藝界的人士來往頻繁。
2023-09-20
-
葛云波:與李國文先生的書緣
我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迄今23年了,編輯出版的第一本書就是李國文先生的《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2023-09-20
-
陸灝:回憶喬佖先生
一 近年常常想起喬佖先生。
2023-09-19
-
萬小英:關于“廬隱”筆名的幾種逸想
在“福州三大才女”中,林徽因、冰心有很多引人羨慕之處。
2023-09-19
-
錢鍾書筆下當場作詩諸態(tài)
一 現(xiàn)在,我們常常津津樂道地說起曹植的“七步詩”。
2023-09-19
-
李丹陽:記與艾青相關的二三事
本文作者的父親李琦為艾青畫的肖像 2019年年末,我從塵封多年的紙箱中找出很多文稿和書籍,其中有20世紀80年代艾青的談話記錄、贈書等。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