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風度 也分成色
魏晉風度,說到底是沖破禮教的風度。
2024-06-27
-
屈原所言的“蘭”是我們所說的“蘭花”嗎?
蘭花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深受人們重視和喜愛。
2024-06-26
-
緣何落筆寫“惶恐”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我上初中時就讀過,這應該是學生必背的一首古詩,所以至今記得清清楚楚:“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2024-06-26
-
韋莊流寓江南的鄉(xiāng)愁
韋莊于廣明元年(880)在京城長安應舉遇黃巢軍而困于長安,逃出長安后,于中和三年(883)由洛陽前往浙西投奔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周寶幕府。
2024-06-25
-
存古開新的古越藏書樓
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文明洗禮和歷史積淀,藏書樓的發(fā)展伴隨著中華民族命運的跌宕起伏,走出一條從特權到平等、從封閉到開放、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道路。
2024-06-25
-
唐代詩人的職場江湖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眾多大學生正準備步入職場。
2024-06-25
-
《獨異志》:唐代人愛看什么奇聞異事
對于奇聞異事,古人也有很強的好奇心,記錄這些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的書,多為文人筆記和志怪小說。
2024-06-24
-
幸有《翰林記》存世
數(shù)年前從孔夫子舊書網(wǎng)淘得(明)黃佐撰《翰林記》(全三冊),不僅品相極佳,且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王云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據(jù)嶺南遺書本排印,初編各叢書僅有此本,喜出望外。
2024-06-24
-
古人的“臥游”傳統(tǒng)
山川之美引無數(shù)古代文人墨客縱情其間,甚至有人愿意一生隱居山林,領悟山水之道。
2024-06-21
-
尋訪金庸筆下的北京地名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查良鏞)被譽為“二十世紀讀者最多的華語作家之一”,今年是金庸先生誕辰100周年,重溫大師筆下的武俠世界,會發(fā)現(xiàn)其多部作品都與北京有淵源。
2024-06-20
-
當學歷貶值,古代讀書人何去何從?
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
2024-06-19
-
千年科舉第一榜
說到高考,想起科考。
2024-06-19
-
干寶《晉紀總論》中的“治道”
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
2024-06-18
-
“番薯記”里的文學概念
《日本番薯記》(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系“重新認識日本文化”叢書之一。
2024-06-18
-
追根溯源話西施
無論是登廟堂還是處草莽,無論是錦衣玉食還是西風瘦馬,人們對美始終有憧憬,有向往,有追求。
2024-06-18
-
古典小說的文化史索解——以《儒林外史》為例
清代吳敬梓所著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是我國古典小說名著。
2024-06-17
-
絲路飛來綠鸚哥
在菜市場,菠菜常與白菜、甘藍聯(lián)袂亮相,不免讓人產(chǎn)生一種印象,以為菠菜的植物形態(tài)是矮小的。
2024-06-14
-
狐妖故事要有好趣味
由網(wǎng)紅漫畫改編、演員楊冪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已近尾聲,該劇開播第二天曾達10.3%的播放率高點,此后一路下滑,不少網(wǎng)友對它提出尖銳批評。
2024-06-13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偶讀《紅樓碧看》
《紅樓碧看》,王路著,深圳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因為我在海外教本科生和中國文學相關的課程,所以每年不免總要重新捧讀《紅樓夢》中的個別章節(jié)。
2024-06-13
-
南朱北王的梅嶺詩路
梅關古道是人馬交通之路、財富流通之路,作為絲綢之路連接嶺南和中原的關鍵節(jié)點,是歷代文人疊加題寫的文學生產(chǎn)場域。
2024-06-12